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庹震強行刪改《南方周末》新年獻詞,演變成一場遍地開花的極具中國特色全民抗爭運動。為甚麼事情會鬧大?《南周》記者編輯為何敢硬碰宣傳部?
跟工人追討欠薪、居民反對興建PX化工廠、農民抗議賣地貪腐等街頭運動不同,今次《南周》事件的抗爭活動很隱蔽、很文明,外界只看到數千廣州市民手持鮮花標語到《南周》總部聲援,但抗爭主體,即逾百名聲明罷工的員工,隱而不見,外界甚至不知道他們這幾天的行蹤。
聲援《南周》最力的首推各大學新聞系師生,跟網民一樣,他們透過網絡發表聲明、自拍照等支持《南周》。可以說,今次抗爭運動的主戰場是互聯網,論壇、微博、留言版等烽煙四起,網民與網警、網管之間,激烈交手:你留言,我刪;你貼相,我除。總之,這場無煙戰爭持續多天。
更甚者,很多傳媒機構的員工用盡各種暗示、隱喻方式去挺《南周》。數十個新聞網站將數條新聞的第一個字,精心設計成藏頭詩,從上到下就可讀成「南周加油」或「南方周末加油」。而中宣部強令全國報章轉載《環球時報》攻擊《南周》的評論文章,也受到極大抵制,其中北京《新京報》更傳出社長不惜辭職去抗命,報社女員工哭成淚人的悲壯消息。
這是中共宣傳系統多年來遭遇的最激烈、最大規模不合作\抵抗運動!
《南周》員工罷工,實乃忍無可忍之舉。大家都明白中宣部的「看門狗」角色,對於他們審稿、刪稿等也無可奈何。但○八年起,省委宣傳部對南方報業集團的干預越來越過份,去年中庹震到任後,審稿、干預的力度達到記者的容忍極限,到新年獻詞大樣簽妥、準備付印前,被他迫令修改、刪減致面目全非,由原來的「追求憲政夢」,變成歌頌中共的民族復興。傳聞指此乃庹震及宣傳官員踢開《南周》員工,親自操刀寫成,突破了你審我寫的界限,而文章又以《南周》名義發表卻錯漏百出、水平低劣,記者編輯怎可再忍?長此下去,宣傳部自審自採自寫自編即可,還要記者編輯幹嘛?
這是雙方攤牌的導火線。員工們罷工、抗命,最嚴重的後果不過是「被炒」。過去幾年,傳媒市場化改革步伐甚大,全國各地的機構都對人才渴求甚殷,員工們即使被炒,也不會像過去那樣頓失生活依靠,連生存也成問題。今天,他們反抗、堅持理想的機會成本降低,敢於反抗的人也就增加了,以致反抗力度遠較過去的大。傳媒市場化改革是必由之路,也造就了傳媒人更有力的反抗!
撐《南周》,撐新聞自由!
張華
逢周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