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經營崇光百貨(SOGO)的利福國際(1212),擬把小商場及未發展地皮,獨立分拆成利福地產上市的計劃,一直只聞樓梯響,早前公司更稱要處理港交所(388)的查詢後方能啟動上市審批程序,令市場擔心,分拆是否已觸礁。消息人士表示,公司仍未放棄分拆,並已聘請法巴為保薦人,目標是在今年第二季掛牌,估計集資額將不多於1億美元。 記者:吳綺慧 鄧偉忠
利福11月發出公告,指基於港交所要求,公司要回應「若干事宜」後方能啟動上市審批程序。據悉,港交所是質疑利福地產的業務未能提供持續盈利,故要求重整方案,否則難以批准過關。
分拆業務盈利能力低
市場消息指,利福欲分拆出來的非核心業務,基本上「唔太賺錢」:「嗰啲資產規模太細,又冇咩operation,𠵱家港交所好嚴,就算你話係地產股,但最起碼都要連續三年經營溢利達標先得。」該人士相信,利福分拆計劃有難度,需要重整方案,調整資產組合才有機會成功去馬。
但接近利福的消息人士則稱,公司現階段並未放棄:「𠵱家仲答緊港交所問題,工作繼續做緊,唔存在太大障礙,仲係維持最快第二季上市嘅目標。」
而利福發言人表示,不會評論以上傳聞,重申公司會繼續爭取通過分拆計劃,有關上市工作仍然進行中。
據悉,利福地產原本打算打包上市的資產,包括青島、哈爾濱及天津的非久光百貨商用物業,以及一幅位於瀋陽、尚未發展的地皮。利福上周五突然宣佈,以5.45億元人民幣出售天津的「利福廣場」,這項目原本是在分拆計劃當中,但原來過去三年一直蝕錢,去年度仍蝕緊1240萬元人民幣。市場消息稱,利福亦有意放售大連的久光百貨,似乎正努力清理公司的資產組合。
上市以來甚少利用資本市場操作的利福,最近一年動作多多。如公司去年先後三次發債抽水,集資金額高達8億美元(62.4億港元)。大股東兼負責打理利福業務的董事總經理劉鑾鴻,自去年11月底起更連續七次增持,至持股74.5%,引來市場對公司私有化的憧憬。
分析:上市目的做殼
有外資分析員認為,利福分拆地產業務所籌集的資金太少,所以抽水並非公司的主要考慮:「我估佢哋係想要隻殼,用呢個平台去搞combined project,即刻連住宅、寫字樓、百貨一併發展的綜合項目,呢啲項目通常同政府合作,利錢會好高。近年喺內地搞百貨,如果唔連地產開發都做埋,根本好難搵到好位,好似金鷹(3308)、銀泰(1833)咁,都因為有個阿媽係搞地產,先做得掂。」
該分析員續指,利福自從被新世界(017)迫遷、要提前結束尖沙嘴崇光後,市場已開始擔心兩大股東、即「大、細劉」和新世界主席鄭家純的關係,加上利福近日諸多動作,投資者揣測分拆是為公司日後重組作出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