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庹震在《南方周末》 (下稱《南周》)的記者及編輯不知情下,大肆修改新年特刊獻辭,變成一篇為共產黨歌功頌德的文章,引發一場全國反對新聞審查的風暴。一向敢言的廣州《南周》多次「被強姦」事件發生在一個共產主義國家裏不是甚麼新鮮事。但如果發生在香港又會怎樣?
筆者之憂慮並非無根據。事實上,回歸十五年半,香港傳媒採訪時屢遭打壓。二○一一年八月,李克強訪港期間,警方多次阻撓記者採訪,警務處處長曾偉雄更發表「黑影論」為相關警員「脫罪」。去年一月,《蘋果日報》前攝影記者成啟聰在政府總部採訪時與保安人員發生推撞,更被控一項普通襲擊罪,幸最後無罪釋放。
梁振英上任這半年內,香港新聞自由以及傳媒採訪自由被箝制更可說是有增無減。去年八月,數碼廣播有限公司(DBC)因為股東之一黃楚標一句「中聯辦(對李慧玲)好反感」而拒絕再注資,令DBC停播。此外,電視發牌風波背後目的就是不希望有「紅底」的亞洲電視結業。
中央政府逐漸「赤化」香港,務求將香港融入黨制之內,令「一國兩制」名存實亡。只要有中資背景的傳媒機構,都成為中央政府的喉舌,做中共發聲的機器。傳媒的責任是監察政府施政,但言論自由被收緊的情況下,香港傳媒為討好中共,只好作自我新聞審查,相反為民請命的傳媒買少見少,這樣可使中共更容易掌控香港,令香港真正成為一黨專政下的城市。
正如「神劇」《天與地》中的一句對白:「建制下嘅當權者,佢哋最恐懼嘅就係佢哋管治嘅人唔聽話」。去年六月尾,《蘋果日報》記者在採訪胡錦濤參觀啟德郵輪碼頭活動時向胡錦濤提問後「被失蹤十五分鐘」,證明特區政府為求讓中央領導人看見香港維穩的成績,學內地那套為排除異見聲音不惜以任何手段打壓傳媒。在二十三條立法的陰霾下,香港人真的希望香港傳媒步《南周》後塵,甚至令香港的核心價值摧毀於「強權同制度下嘅代表」手上,新聞真相被騎劫嗎?
史提芬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