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追究「行騙長官」不能手軟 - 盧峯

蘋論:
追究「行騙長官」不能手軟 - 盧峯

在昨天的彈劾議案辯論中,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女士代表特區政府為梁振英護航。可惜,聽遍林太整篇演說都找不到任何有力的證據足以為大話精特首辯護,也找不到任何論點足以反駁泛民主派議員的指控;在很多重要問題上林太更乾脆來個避而不談。像這樣蒼白無力的辯護只能說明梁振英的僭建醜聞證據確鑿,難以辯解。
林太的辯護主要有兩個論點。其一是指梁振英已經對僭建醜聞作出「積極、認真及負責任的回應」,立法會議員不應再糾纏不休。其二是立法會既已否決使用權力及特權條例調查事件,又否決對梁振英的不信任動議,實在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再搞彈劾議案,反而應當「集中精神處理重要的政策事宜及民生課題」。
先說第一點。梁振英過去大半年來對僭建醜聞的回應絕不是「積極、認真或負責任」,而是「消極、拖延、推諉及大話連篇」。即使撇開他在去年特首選舉上賊喊捉賊的虛偽態度,他在僭建醜聞被傳媒揭發後的即時反應是說謊,是盡力隱瞞事實,甚至指示他的親信發放失實的消息,希望減少事件的殺傷力,讓他順利在七月一日上任。到他就任特首後,梁振英非但沒有盡快交代及澄清僭建醜聞的疑點,反而一再拖延,對市民的質疑擺出一副愛理不理的態度。
更令人憤怒的是,當立法會邀請梁振英到議事堂就僭建醜聞作全面交代時,梁振英仍然擺出一副老大不願意的樣子,在回應提問時更以「我冇講過我冇僭建」為自己開脫。若果這樣的態度、這樣的回應也算是「積極、認真及負責任」的回應,那拒絕交代或顧左右而言他在林太眼中該算是開誠布公、老實交代了吧!

是的,立法會的確已先後否決引用權力及特權法調查事件及不信任梁振英的動議。但有關議案被否決不是因為議案沒有道理或沒有民意支持,而是因為保皇黨、建制派是非不分,不理民意,全力為梁振英護航而已。事實上正因為保皇黨、建制派否決了較溫和及只有象徵意義的不信任動議,泛民主派議員才不得不代表市民提出彈劾議案、追究到底。試想想假若議會成功通過對梁振英的不信任動議,那至少說明議會代表市民對涉及僭建的梁振英作出追究,梁振英也已付出了重大的政治代價,而以「謊言掩蓋謊言」的惡質政治文化更已受到批評譴責。可惜,建制派議員連輕輕處分一下梁振英也不願意,任由他逍遙法外,任由謊言及語言偽術橫行。在這樣的荒謬處境下,泛民主派議員除了拿出《基本法》賦予的重要權力,除了啟動彈劾特首的程序已別無他法。難道林太認為議會及公眾要啞忍「大話冚大話」的行為?
顯而易見,即使「最打得」、最能言善道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女士也無法拿出甚麼有力的理據來為梁振英護航。梁振英能順利過關,能避過彈劾程序,靠的是先天畸形及扭曲的議會,靠的是保皇黨不問是非的保駕護航。但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根本不會接受一個誠信破產的特首。不管梁振英下星期三拿出一份怎樣的施政報告,他都不可能轉移市民的視線,都不可能挽回市民的信心與信任,更不可能紓緩他一手弄出來的管治危機。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