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舊年特首選舉期,已叫香港人小心空手套利政治寶藥黨,但當時不少傳媒中人俾梁振英花言巧語、反地產霸權包裝所迷惑。當時中央亦誤以為佢從政多年,有一定能力及班底,殊不知半年下來,逐步露出本來面目。香港人要為自己政治幼稚病付出代價!
所謂深層次矛盾,冇quick fix,話有都係呃人,就如婦孺相信寶藥可治肚內千年蟲一樣無知。香港矛盾好簡單,百幾年來係商埠,靠人流、物流、資金流,做世界工廠其實係一場意外,身處冷戰體系,內地閉關鎖國,亞洲多國反共戒嚴,香港先至無端成為世界工廠。1978年老鄧借用香港世界工廠發展方式,內地逐步取而代之。產業空洞化是矛盾根源,同時衍生了貧富差距、地產金融霸權等現象。
香港的歷史構成,無論係政府或商界精英思維取向,到官員與大企業關係,都不存在由政府主導產業政策嘅條件,話有,其實又係呃人。
南韓、台灣、新加坡同香港的歷史、條件全然不同,但政客不學無術,一直發春秋大夢,扮強勢政府領導。再加上內地五年計劃誘因,令政客更沉迷於用政府規劃配合國家發展大計,意圖取悅北京老細。回歸15年,香港人花咗幾多時間、金錢、人力物力去做無謂嘢,搞出一大堆規劃,至於實效有幾大?冇人敢面對。
靠地產金融 唔型但合情
馬料水科學園租客係乜人?DR一類美容集團。乜呢啲叫高科技產業咩?九龍塘創新中心乜嘢租戶?大小創意園區對經濟有何貢獻?講到尾,唔靠地產、金融,香港靠乜搵食?講出嚟當然唔啱聽,但現實就係咁。
上屆政府沿用港英政務官一套,用資本投資搞十大基建做火車頭,維持地產經濟,再將土地非經常收入用一次過方式轉移畀基層,方法保守又唔有型,但符合港情。80後一代不滿,梁振英借此上位賺盡民望,唐英年則背上黑鑊,佢如果認真make a change,唔單止起資助房屋咁簡單,應該提出更多具所得再分配功能的大政策,而唔係用小修小補、小恩小惠派糖畀基層,甚或走過場方式檢討綜援、老人生果金之門面工夫。
香港人俾董建華呃第一次,俾董建華二世梁振英再呃第二次,有時真係要問點解寶藥黨千年蟲藥可以仲有人信?
添馬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