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升勢蔓延至三四線股,以近期大股升幅比較,細價股僅在起步階段,而且不少細價股已跌了兩年多,今次趁港股大轉勢,炒升一頭半個月絕不為奇。從代表中小型經紀行的C組經紀市佔率數字可見,去年中曾跌至9%的海嘯後新低,代表散戶多已離場,今次轉勢,C組經紀生意料可持續改善。
本地經紀行與港交所(388)同屬高槓桿的營運模式,即固定開支不變,只要生意增加,收入可直線上升,上限是系統可負荷水平。因此,昨日升了一大堆本地證券行股如英皇證券(717)、時富金融(510)、耀才證券(1428)等,是有根有據,亦預示細價股仍有一段時間玩。
資產厚 PB 僅0.5倍
幾隻本地證券股,有中資背景的早已創了一年新高,本地薑耀才昨日亦創新高,相比之下,時富金融非常殘,2010年底以來仍大跌86%,原因之一是2011年中市傳遭證券行斬倉暴跌,幾日間由0.53元插至0.25元,公司澄清主要股東及第二大股東(中東ARTAR)均無沽貨,資料亦顯示ARTAR當年6月以0.27元增持了9500萬股,大股東亦持續增持,股價的確跌得離奇。
時富金融近幾年力拓內地市場,又傳過出售金融服務業務,及分拆實惠、網遊業務上市,純睇業績,過去3年收入每年約15億元,是現市值的3倍多,手持資產28億元,淨資產約10億元,PB 0.5倍,是最便宜的本地證券股,亦係最博得過的證券股。
歐陽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