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味業界反轟環團「惡過聯合國」

海味業界反轟環團「惡過聯合國」

【特稿】
揭發「天台翅海」的香港護鯊會項目主任盧嘉欣憶述,元旦當天看到這麼震撼場面,心情沉重:「真係好心翳,諗起咁多條鯊魚被劏,覺得毛骨悚然。」她直言,鯊魚根本無法透過飼養培殖,「殺一條就少一條」。

指曬製魚翅非瀕危品種

至於記者同時發現有海味店搬運大塊鯊魚皮,盧強調,這麼大塊魚皮,可見鯊魚在深海至少生存50年,該會曾請來全球14位科學家證實濫殺鯊魚影響生態平衡,盼政府加緊關注事件。
然而,海味業界卻否認環團反對獵鯊的論據。香港海產進出口商會總秘會林丁貴承認,曬翅工序應在內地或其他合法的曬翅場進行,但他強調今次在天台曬製的魚翅,屬業界俗稱的「牙揀」翅,亦即繁殖力極強的藍鯊翅,絕非禁止入口的瀕危魚翅。他表示:「環保團體最初炮轟我哋殺瀕危鯊魚,後來證實業界都跟足聯合國公約指引,並無違法,環團又改為指摘漁民獵鯊時割鰭棄身;到最後業界推廣鯊魚『全條捕捉、全條活用』,環團直情宣稱連繁殖力強嘅鯊魚都唔畀殺,仲惡過聯合國。」
海洋保育團體BLOOM項目主任佘國豪看過「曬翅」相後,指當中至少有三至四個不同品種的鯊魚,「藍鯊的確比其他生長快,但捕殺佢哋比生長快,一樣好快冇㗎!」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