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電今年開始使用部份西氣東輸到港的天然氣,令燃料價格成本上升7仙,間接令電費調升5.9%。中電昨向立法會經濟事務委員會交代氣價成本,承認兩年後若全數採用西氣東輸的天然氣,將令燃料價格上升20仙,屆時電費的增幅可達40%。環境局指今年下半年將就未來能源組合進行大型諮詢,研究是否提升天然氣及擴大引入核電等項目。
港府應監察內地核電廠
兩電昨交代今年調升電費的理據,中電重申今年開始使用西氣東輸天然氣,令整體燃料成本上升達7仙。由於現時沿用多年的崖城氣田將耗盡,中電指若兩年後維持目前的天然氣發電比例,並全數用西氣東輸氣源,屆時燃料成本將會上升20仙。在議員質詢下,環境局及中電均承認,兩年後中電可能因使用西氣東輸,令整體電費加幅上升達40%。
政府下半年將就未來能源組合進行大型公眾諮詢,副局長陸恭蕙稱明白市民抗拒核電,希望屆時能廣泛討論不同能源組合的利弊。兩電也要求政府盡快落實未來的發電能源組合,中電指若要擴大輸入核電,必須於內地加大機組,工程需要8至10年。
城大機械及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周文忠認為,內地不斷興建核電廠,審批過程未如美國嚴謹和慎重,珠三角日後有20多個核反應堆,一旦發生事故會波及香港,港府必須監察內地核安全,「既然避免不了中國建造核反應堆,香港政府應多參與。」該系高級工程師陸炳林指,本港不應單方面接受大亞灣核電廠資訊,要有獨立機構從技術角度評估核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