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br>規劃女神擺脫官僚助市民

八方人物:
規劃女神擺脫官僚助市民

曾任規劃署城市規劃師兩年的郭善潔(Kate),為擺脫政府的官僚掣肘,去年轉投私人公司,利用公餘時間舉辦地區計劃,如教導天光墟小販畫規劃圖、收集街坊意見及向區議會提交報告,一心改變「由上而下」的規劃思維,獲友儕封為「規劃女神」。

規劃師負責評估土地條件同用途,提供專業意見。喺好多市民眼中,政府規劃師可以決定邊度起咩,其實我哋,只係技術官僚」。現年26歲的Kate,三年前港大規劃及設計系碩士畢業後,即投身規劃署任職城市規劃師,但她發現「政府規劃好講政治」,專業意見只是其中一個考慮因素,「根本冇任何決策權」。
有志改善本土城市規劃的Kate,去年決定不留任政府,轉職私人公司,並利用公餘時間與其他年輕規劃師義務舉辦地區計劃。「居民先最清楚嗰個地方;好多時規劃師去幾次考察,以為嗰度好好,但係居民就睇到好多問題」。
凡事熱心的她,不時親自教導天光墟小販畫規劃圖,聆聽他們對墟市的看法,再提交報告到區議會,「話畀佢哋(區議會)知,居民有自己想法」。

Kate公餘時會教導天光墟小販畫規劃圖,獲友儕封為「規劃女神」。司徒世華攝

「市民唔信任政府」

回歸後本港規劃政策備受爭議,Kate指從天星碼頭到新界東北發展等事件,都反映市民不信任政府。「好似新界東北咁,市民根本唔信任政府,唔係CY一句『我哋係一家人』就解決到,政府要就市民嘅訴求作實質改善,例如增加當地公屋單位」。
Kate建議政府參考台灣及英國例子,完善本港規劃政策。「台灣政府能夠下放權力,各個地方會因應自身需求去發展;英國亦好尊重居民意見」。她最盼望香港能有一個「由下而上」、以民為本的城市規劃,但好夢難圓,因為「呢個係民主問題,可惜𠵱家冇普選,政府唔需要向市民負責」。
記者 吳嘉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