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稱擁有最多打工仔做會員的工聯會,日前就強積金自由行做了個調查,更云自由行反應冷淡,政府應擴權取而代之接管強積金,開啟強積金被共產的危機。
強積金又名強迫金,打工仔每個月九折出糧,僱員供款固然被徵,僱主供款既可對沖長期服務金,如無強迫金也會出糧予僱員。八、九十後從做暑期工開始就被繳十分一收入,儲首期買樓,進修交學費自然難上加難。
還有連諾貝爾經濟學家都看不過眼的超高行政費和超低透明度,嚴重打擊市民了解自已積金的意欲。最近筆者接受香港電台電視節目訪問,嘗試從積金局網站和受託機構宣傳品中了解各基金的行政收費,但在複雜艱澀的條款中,筆者如跌入五里霧中,莫說能清楚了解比較,大部份連基本資料都查找不到。
負責監管受託機構的積金局不去提升透明度,連打工仔想知道自已十多年來有多少個積金戶口,積金局都沒有簡便平台予人查詢,反叫打工仔自己向機構查問。
原來為打工仔發聲的工聯會,在立法會有世襲式的功能組別議席,重返立法會的工聯會元老嫻姐,當年就有參與討論現在的強迫金制度。但工聯會並不打算在議會抗爭廢除強積金,反建議擴大制度,成立由政府營運的公共信託人。但此舉除了延續不合理的強迫金制度,還縱容政府日後可以各種理由充公打工仔供款,即時如歐美國家福利派錢般洗盡我們的財產。
說到底,強迫金是私人財產,始終要解放予打工仔選擇做定期存款、供樓、創業、醫病等等,工聯會可敢為工人發聲?
何民傑
107動力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