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踢着拖鞋走到樓下,還是會有些夜間才出沒的消夜車仔檔,可是這畫面也漸漸消失了……可幸的是,某些尋常陌巷中,有人還會為深宵歸人亮起燈光、提供歇息的空間。這些小店也許沒有華麗裝潢和豪華食材,卻會以濃濃的人情味來調味食物,那才是屬於香港地的深夜食堂吧!
記者:謝翠玲 攝影:潘志恆、周旭文
串燒攤秘製醬汁
沿着天后電氣道往北角方向,途上有不少食肆,但當晚上十點過後,路上便開始漸歸平靜,可是此時在路上卻飄來一陣燒物的香氣。原來從電氣道的VanGo便利店轉一個彎往歌頓街,有一家串燒小店正悄悄上場。抬頭看招牌是輝記魚蛋,但眼前卻是一個年輕小伙子在埋頭密密燒,攤子前面放了一塊用燈飾裝飾的餐牌,寫上是日串燒選擇。這樣好久沒見的街頭檔畫面,沒想到主角竟是個年輕人,身邊還有幾張木枱,坐着幾個吃着串燒的客人。
習慣了在鬧市的小吃檔那種明買明賣即叫即走的快速方程式,在這裏竟然自動失效。雖然看到水牌,你還是會不期然的想問問老闆,今天有甚麼好介紹?老闆輝仔告訴我豬頸肉配泰式辣汁值得一試,旁邊在喝着啤酒的熟客推介照燒汁鮮魷魚。「這裏的食物沒有味精!」年輕老闆還沒開口,熟客已搶着介紹,熱情得讓初次光顧的生客也溫暖不少。
輝仔說這店其實是老爸的,晚上收工後才開自己的串燒檔。「18歲時曾跟二哥學日本串燒,之後店子關了便轉行。」近月他決定重拾老本行做自己的串燒。「因為我自己都有味精敏感,所以醃肉不會落味精,海鮮和蔬菜也即買即用以求新鮮。而最麻煩的醬汁都是我自己做的。」沒想到輝仔在這個着重成本效益,講求即時快感的時代,倒有着如他老爸那種上一代人的堅持。
「最初開檔時主要有自製照燒汁、沙嗲醬和自己溝的淮鹽,然後不停研究泰式辣汁,好彩有位客人給我建議才成功。」輝仔一星期會做一次新鮮醬汁,其中最受歡迎的泰式辣汁便最麻煩,單是去那些乾葱、蒜頭的衣便要弄好久,然後又要擠青檸汁、搗椰糖、剁芫荽辣椒,工序很多,但受歡迎,這也是值得。
串燒這種街頭小吃,不知從何時開始搬至室內,價錢貴了,人情味減淡了。但這種人情味和隨意的感覺,在這小攤子卻難得地仍然存在,例如,可以自行帶已處理好的食材到來給輝仔加工。「客人有時都會自己帶食材來給我燒,我酌量收加工費,有人帶魚、蟹、粟米腸,臘腸都有試過燒!就試試嘛,沒所謂!」輝仔心中有個夢想,「我其實想有天可以開一間大一點的店子,跟客人繼續這樣的邊吃串燒邊聊天,就像日本《深夜食堂》那種的感覺!串燒我不想賣太貴,可以讓客人可以放心地大吃大喝仍花費不多,大家都開心就最好!」
熟客推介
地址:天后電氣道129號
營業時間:10:00pm-2:30am
深宵小巷 明星豬骨粥
現在的尖沙嘴,跟風光的80年代時相比,已褪色了很多。對這一切變遷了然在胸的,就是在尖沙嘴賣了40多年粥的詹伯。由一毛錢一碗賣到現在,詹伯以前在堪富利士道都是推一架車仔,只賣粥和油條。當初也不過想靠賣粥來養活四個仔女,也沒想過一賣便這麼多年。由車仔到變成巷仔街檔,這個粥檔都沒有招牌。「也不用招牌啦!在尖沙嘴一提到豬骨粥便是我這檔啦!」說時詹伯眉開眼笑,不無自豪。
很多粥店都以選擇多多來吸引人,這兒卻是獨沽一味的豬骨粥。這碗豬骨粥材料不複雜,但選料講究是詹伯的堅持。「一定要用上湯骨,用鹽醃過之後再要汆水,洗走血污和多餘鹽份,這步驟最麻煩,但非常重要!之後要將豬骨熬三小時成湯底,才加入雙羊百搭米再去熬幾小時。現在很多人都說煲粥前要浸米,我卻說不要!米浸過,膠質便浸走,煲起粥來便沒那麼濃的米香了!」
詹伯笑說這碗可以降火的豬骨粥,倒是會令人上癮的,而且客人總會有着各種的理由回頭再嚐。「試過有女客人一口氣吃到三大碗粥,還叫我免費一碗,可以即時表演吃第四碗……也有新加坡客人前陣子來香港旅遊,回來我這兒吃粥,說他老婆吃過我的粥,回去便生了龍鳳胎,所以這次一定要再來……明星好像Laughing Gor(謝天華)也有來吃呀!但吃最密是修哥(李修賢)和陳惠敏,隔月便來一次啊!」採訪完結,啖着這碗溫熱的豬骨粥,我在細味着這碗熬了40年的豬骨粥那滲着年月風霜的味道。
地址:堪富利士道8-10號中間小巷
營業時間:10:30pm-2:30am(逢星期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