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Z世代:<br>誰害死「勇敢的印度女兒」? - 盧峯

國際Z世代:
誰害死「勇敢的印度女兒」? - 盧峯

喬蒂(Jyoti)是她的名字。她爸爸說:「我以她為榮,希望公開她的名字,讓其他風化案受害人有勇氣活下去。」
轟動世界的印度女大學生姦殺案發生後,這位受害者一直是個沒有名字、沒有姓氏的隱形人,頂多只能把她稱為「勇敢的印度女兒」(a brave daughter of India),想幫忙她、聲援她也無處着力。她只能像幽靈或陰影般躲在社會暗角。現在,經她爸爸及男友勇敢站出來說話後,全球各地同情受害女大學生的人才知道更多案情,才知道過程充滿冷血、冷漠與袖手旁觀的不仁,才知道她叫喬蒂.辛格.潘迪(Jyoti Singh Pandey)。
跟勇敢的父親及朋友相比,印度政府及警方的推諉、窩囊與自以為是都令人痛心,令人不齒。慘劇發生後,大量證據包括喬蒂同行朋友的證詞都說明,印度警方在處理案件時不但視作等閒,不但不以為意,還充滿官僚氣。據同樣遇襲擊及險些喪命的同行朋友說,新德里警方到達現場後第一時間做的不是搶救傷者,給她們必要的救援,或至少拿外衣、布條包裹衣衫不整的受害人。到場警員首先在意的是究竟案件屬於那一個警區,該由那一個分局或小隊負責。換句話說,他們認為最重要的任務是搞清楚由誰來管、誰來負責,至於受害者的死活健康則是次要得很的事。官僚習氣居然如此深入執行公務人員的身心,令他們連最起碼的專業精神與人性也泯滅實在教人難以置信。

是的,印度的官僚體系龐大,官僚習氣嚴重已是世所皆知的事,只是沒有人知道這股習氣連前線執法人員也受感染,以致在罪案現場仍要首先分清是「你的case還是我的case」。
此外,對受害人的漠視與不聞不問同樣反映他們對強姦、風化案的輕視態度。試想想假若印度警方不是覺得強姦案司空見慣,假若他們真的視為嚴重罪行,他們的應對肯定不會如此低效,他們肯定不會先辯論三十分鐘才着手救助受害人。
當然還有民眾、路人的麻木不仁。友人說,她們被擲下巴士後有不少車輛及途人路過(至少有二十幾人)。可是,大家不是低頭走過就是只望上一眼,沒有誰伸出援手,沒有誰拿衣服為喬蒂保暖,更不要說在旁安慰與幫助。結果,喬蒂生命最後一刻碰到的只是赤身露體的寒冷與羞慚、只是人間的冷漠。
假若印度當局特別是執法者不改變辦案的官僚態度,不改變對風化案的輕視;假若印度民眾不從根本改變對風化案受害人的冷漠與輕視,只怕喬蒂遇上的可怕遭遇還會一再在印度大地上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