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是元旦日,就已經有多場遊行,包括早上的「挺梁」遊行及下午的多個「倒梁」遊行。當然,「倒梁」遊行人數遠較「挺梁」人數為多,因為出來遊行的市民都是帶着一顆赤子之心,而不是抱着「搵着數」的心態獲取報酬,可見誰更獲得民意支持。
有部份建制派一直都認為,反政府陣營背後一定有「金主」及「外國勢力」支持,才可以支撐着民間團體及政黨營運,甚至有人質疑學民思潮製作示威橫額及前幾日租用吊臂車的錢從那裏來。錢從何來?錢當然是從民眾來。香港人一直都為自己所支持的行動或理念慷慨解囊,從電視台籌款晚會至天災賑災的巨額籌款數字可見一斑。那些對反政府陣營資金來源抱着懷疑的人,應首先相信香港市民的智慧。就是在早幾天,某些建制派支持者質疑學民思潮為何有這麼多資金租用吊臂車示威。可是,他們都不知道租用吊臂車只需要二千多元,而我們當初構思這次示威,靈感更是來自八月底民建聯鍾樹根曾經在灣仔利用吊臂車拉票。質疑本身不是罪,但不在事前做些功課,就質疑他人耗費大把資金,從而推斷出背後有金主操縱,只是反映出他們的愚昧和無知。
建制派一直都不相信民心所向,他們認為用金錢或小恩小惠就可以收買人心,從而令自己獲得支持。這種心態在選舉中可能奏效,但不代表在遊行、示威這些社會運動過程中,可以照辦煮碗地重做一次。社會運動是一個推動社會變革的行為,不是為當權者服務,更不是有錢就可以聘請人們參與,遑論鼓動民意。有些人會以為,用金錢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就能收買所有人的心。元旦日遊行,就完全反映出只有真心同意主辦單位立場及理念,才能令更多人願意參與,真正成為主流民意。
人心不是用錢就可以收買回來,可是建制派從不知只有真誠才能打動人心,只有當權者勤政愛民才能爭取到大多數人支持,可惜筆者從來未見過如此的當權者在香港出現。
張秀賢
學民思潮發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