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經費少 港難吸引頂級學者

研究經費少 港難吸引頂級學者

【爭奪人才】
本港多間院校聘請校長事宜迫在眉睫,有為其中四所院校尋覓校長人選的獵頭公司指,亞洲區內大量科研中心落成,內地、澳門及本港「搶人」。獵頭公司評估,港大學長遠未能吸引國際學者加盟成管理層。

「等攞諾貝爾」  不願做行政

教院及東華學院表示,已委託光輝國際物色人選,嶺大已成立遴選委員會,設有網頁報告進展。恒商管理學院校長崔康常提早解約,於本月離職,該校未就招聘新校長事宜聯絡獵頭公司。為港大、教院及東華學院物色新校長的光輝國際香港區主席徐佩恩指,由於每間學校宗旨不同,因此人選的特點也不同,他不評論各校情況,只透露「進度正常,反應良好」。
徐佩恩指,亞洲區不少院校及科研中心「搶學者」,如澳門大學橫琴擴建、深圳前海;南韓及新加坡等地也擴充研究,不少研究所也要請話事人。他指合資格出任校長的學者未必願意放棄如日方中的研究,「等緊攞諾貝爾獎」,不易轉行做行政管理工作。
他指出,本港研究經費依賴公帑,撥款不足兼缺乏彈性,難吸引外國頂級學者來港,加上本港規定退休年齡為65歲,一些有經驗的學者未必會考慮。他建議本港可仿效新加坡聘請非亞裔學者,出任華人大學校長,例如瑞典科學家Bertil Andersson在2011年出任南洋理工大學第三任校長。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