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輕媽媽曾因頭部受傷入院,經醫生和警察調查後,發現她丈夫懷疑兒子是她與別人所生,對她拳打腳踢。年輕媽媽的身體經治療後已經痊癒,但心靈創傷卻無法修補。她情緒極度低落,有幻聽和自殺念頭,曾多次拖着5歲兒子衝出馬路,也曾在家打開窗門企圖自殺。
「媽媽,不要留下我一個」
每次生死關頭,兒子都會大叫:「媽媽,媽媽,不要這樣!」有次她吃了安眠藥睡在沙發上,因為兩天沒睡,錯過了煮飯時間,兒子想叫醒她,但沒反應,他感到害怕,用手指撐開她的眼瞼,邊哭邊叫:「媽媽起身,不要死,求你打開眼睛,不要留下我一個人。」帶着心靈創傷,這位情緒低落的母親,每天都被病徵折騰。
接了這個緊急個案,我和醫生上門做評估。年輕媽媽表現激動,兒子卻安靜地坐在一旁做功課。醫生建議病人入院時,她對孩子說:「你想我入院嗎?如果我入院,你就要去別人家住,見不到媽媽了!」對一個5歲小孩而言,這是何等困難的抉擇,在這世上除了媽媽,他並沒有其他親人。他沒有回答,只是無助地抱着媽媽哭泣,她也抱着兒子痛哭,激動地堅拒入院。我把孩子帶到一邊,用他可以理解的言詞,跟他說媽媽有病,不開心,醫生要帶她入院醫治,醫好後會還他一個開心的媽媽。
哭聲靜止了,一雙水汪汪的紅眼睛,充滿盼望地看着我點頭。這刻我的鼻子酸了,一個只有5歲的小孩,一直守護在一個有精神病的媽媽身邊,終日提心吊膽,不知她甚麼時候會死去,他是那麼的無助,但卻很懂事,很努力地生活着。
在我們身邊不知有多少這樣的病人與孩子,需要及時的援手與幫助。後來,孩子的媽媽出院了,與她通電話時,聽到電話中男孩的笑聲,這是最感動的笑聲,也是窩心的禮物。
撰文:葵涌醫院社康護士巫蓓雲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