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商「低開」 圖挽內地客 - 劉兆昌

發展商「低開」 圖挽內地客 - 劉兆昌

【拆局】
新地(016)旗下將軍澳天晉2期以低於意向價三成開售,是去年政府推出買家印花稅(下稱BSD)趕走內地及境外客的變招反應,用意是希望以推低樓價來吸引這批有錢人和公司客回心轉意,重投住宅市場。
受到新招影響,發展商原先部署亦被打亂,首個直接被打擊的新盤為長實(001)發展的長沙灣一號.西九龍,到目前為止只賣出約100伙,佔整個項目約三分之一。另外,提早在公佈辣招當晚賣樓的元朗尚悅,亦趕及為大約200名內地買家提早簽約,避免受到影響,但到現時為止該盤約售出近500伙而已。
樓市亂世用重招,亦是無可厚非,但眼見買家對樓市存有疑慮,發展商不斷「度橋」,個別豪宅曾出招把物業分拆轉入子公司內,以為可以有灰色地帶為內地買家慳錢,誰知政府反應更快,即刻發出指引,限制子公司兩年內不能把物業轉售予第三方,頓時令大額豪宅成交急挫。雖然最近豪宅市場亦有成交,但天價成交不再現,亦形成交投疏落的事實。

天晉2期擬「先低後高」賣

為了減輕從價15%的買家印花稅,新地今次把首批單位定價較二手市場大幅折讓近兩成,雖然未有證據或言論指,這與變相減價以吸引內地客回流有關,但是缺乏內地客資金,單以本地資金支撐很快便會消耗,尤其是逾千萬元戶和特色單位等,以往這類大額物業,均以公司名義購入的投資者和神秘內地客為主流,一旦失去買家定位,在兩、三年規劃成假豪宅的高價住宅,如何找替代用家承接成疑。
粗略估計,今年首季市場將有多達五盤、共3000伙單位應市,當中新地便佔其中三盤,管理層方面早前表明,要挽回去年售樓少的業績,也反映了如何「搞活樓市」,集團利益永遠放在第一位。
天晉2期雖然首批單位多為山景和樓景戶,以低市價兩成來營造熾熱氣氛,但今年初仍受惠環球資金湧入,採「先低後高」策略,當他日再推出特色單位或高層單位時,吸引舊資金回流,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記者:劉兆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