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券商贒中背後肥肉

中資券商贒中背後肥肉

【紛紛叩門】
近年中資券商於新股市場越來越積極,去年中資保薦人更有壓倒外資行之勢,而「B轉H」這塊肥肉更幾可肯定成為他們的「囊中物」,投資者擬於「B轉H」市場中尋寶時,一眾中資券商亦早已磨拳擦掌,「拜見」有機轉H的B股公司,希望先助他們「轉場」,再部署日後替公司集資搵真銀。
一般來說,保薦人於IPO項目中最賺錢的部份是包銷股份的佣金,公司集資額越大,保薦人的佣金收入自然越高,但以首隻「轉場股」中集(2039)為例,公司只是以介紹形式從B股轉往H股上市,不涉集資,作為其獨家保薦人國泰君安(1788)的收入應不算太豐厚。

先助轉板 再集資搵銀

「唔集資嘅新股,保薦人收費唔會好高,但你同公司已打好關係,日後公司如果真係想集資,畀你做嘅機會自然高過其他人啦。」一名中資投行高層表示,屆時配股的佣金收入就相當和味。
由於涉及內地股份交收及轉換,需要中資券商出任代理人,因此「轉場」股的保薦人角色只有中資券商才有資格擔任,因此不少中資券商早前已開始向有潛質「轉場」的B股公司叩門,希望早着先機。不過另一中資投行人士指,其實市場早已預期中央要處理B股問題,除最近落實的「B轉H」,早年市場亦憧憬過「B轉A」的可能,不少券商早年已向B股公司「獻媚」,近日才「出手」的行家可能已較輸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