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民政事務總署本預計農曆新年前落成的天水圍天秀墟,恐未能如期開市。有社工及學者昨考察工地,發現工程進度緩慢,更發現天秀墟有兩大死穴,墟市外圍建磚牆,「外面嘅人睇唔到裏面賣咩,咁做死梗」;選址遠離購物中心及人流量少,是「求其撥塊官地」。有區內居民及小販認為現有的天恩邨天光墟地點理想,希望政府「唔好趕絕」。記者:吳嘉羚
政府優惠撥地交東華三院營辦的天水圍天秀墟,原定農曆新年前開市,讓市民「買平貨過年」。香港規劃師學會青年規劃組與天水圍社區發展陣線昨舉辦工作坊,邀50名天恩邨天光墟小販參與討論如何改善天秀墟的規劃,中大地理及資源管理系伍美琴教授亦到工地考察。發展陣線發現工程進度緩慢,質疑墟市未能如期開業,伍美琴更發現墟市外圍建起磚牆圍封,擔心居民「外面嘅人睇唔到裏面賣咩,咁做死梗」。她認為天秀墟的人流不足,選址是「求其撥塊官地」。三千多個申請至今亦未公佈遴選結果。
年輕規劃師郭善潔表示,天秀墟存在不少缺點,「居民習慣去頌富商場同天澤邨活動,天秀附近雖然有公園,但係無人去,又無購物中心」。她認為鄰近配套的使用率低,令天秀墟的人流量少,相反原有的天恩邨天光墟,則是自然而成的墟市,「人流多,選址成功,可惜係非法,食環署會驅趕(小販)」。
「無人會特登行去天秀」
不少居民及小販希望政府保留原有天光墟。天光墟小販劉妙華認為原有的天恩邨天光墟十分方便,但為怕經常受食環署驅趕,才申請天秀墟攤位。她擔心搬到天秀墟後生意額下降,「搬咗又驚生意少,唔搬又驚俾人拉」。小販曾蘭英表示,若成功申請天秀墟,不排除會兩個墟市「兩邊走」,保住原有顧客。天恩邨居民謝小姐指「落樓下就有嘢買,老人家可以當晨運,無人會特登行去天秀」。
發展陣線社工黃穎姿擔心,天秀墟落成後,食環署會「趕絕天光墟」。她建議政府在天水圍南設立合法的假日墟市,如銀座廣場及天水圍公園,並期望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制訂設立墟市為扶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