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下:字如其人 - 李登

蘋果樹下:字如其人 - 李登

有一天袁世凱在寫字,打算送給手下將領。碰巧淮軍準將姜桂題求見,把那幾張剛寫好的大字瞅了一眼,就誇他的字越寫越好了。袁世凱問怎麼見得,他答道:「我看總統的字比以前寫得更黑一些了。」姜桂題扁擔倒了不知是個一字,哪懂書法,見墨色濃就信口開河胡扯。中國書法倒是大學問,潘高壽說繪畫需二十年工夫,書法就得三十年。都說文如其人,其實字如其人,書如心畫就更確切。
十八大才完了,有人憑筆跡即批習近平謹慎無大志。都說對了嗎?且從第一代領導的書法看起,哪挑得出一個比得上毛澤東那麼張狂。掛在牆上,他的字正活像大簇攀藤那般張牙舞爪,往四面八方猛趴開去,你攔不住,拴不住,折不斷,砍不斷。字如其人,這號人甘於一輩子蹲在北大圖書館裡孵豆芽才怪。讓他跑出來等於讓孫悟空從太上老君的八卦爐溜出來,能不翻天覆地?果然。倒有人拍馬屁,誇他的行草、王羲之的行楷、張旭的狂草、懷素的小草,堪稱書法藝術四絕云云。My ass!再看看習近平的字,最欠了點精神活力,他能不過不失最好。對新中國你還懷着什麼夢想?只能說,希望習總的字寫得越來越黑了。
相字如相人,筆跡就是你的指模,假不了。幾年前,居然有人瞎吹九龍皇帝曾灶財的字有魏碑體式,借此在他身上淘寶,簡直是《國王的新衣》的真人版。另有茶館政論家窮嚷曾某乃反殖民地英雄,只因他衝英女王寫下了幾句三字經。我的媽,他的爸,又來一個姜桂題。何不乾脆把曾灶財吹成當今王羲之,索興管王羲之叫晉朝曾灶財?這老頭不過像小孩那般塗鴉。魏碑?反殖民地英雄?My dick!眼睛是不是患上飛蚊症啦?
不妨看看張愛玲的信札,字字也帶着小學生稚氣,個兒都小,筆筆劃劃清清楚楚,足見她決非大大咧咧的性子,針鼻兒小事也會琢磨一番。她寫人寫景永不清湯寡水,三言兩語,總是工筆細描,獨門獨戶的筆調跟她的筆跡對上了號。《茉莉香片》這段可見一二:「她不是籠子裡的鳥。籠子裡的鳥,開了籠,還會飛出來。她是繡在屏風上的鳥──悒鬱的紫色緞子屏風上,織金雲朵裡的一隻白鳥。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給蟲蛀了,死也還死在屏風上。」
筆跡,也可說是個人的DNA,別人哪冒得了。王羲之兒子王獻之書法也了得,他的《鴨頭帖》15字,字字千金。他自小練字,有一天剛把「太」字寫成「大」字,還欠一點,聽見有人叫他跑出外。王羲之恰恰來到書房,順手替他把那點補上。他回來見母親正看着他剛寫的字,就問和父親比較如何。哪料到她說,他學父三年整,只有那一「點」最像。有意思。
法國大文豪巴爾札克這樁軼聞更有意思。他自誇會相字,有天女朋友從小學生練習本撕下來一頁字,讓他相相。「這小毛頭是個又壞又懶的傢伙。」他判定。女朋友大笑起來,這條小懶蟲正是童年的巴爾札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