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安生曾經是保皇黨的眼中釘,但在全城倒梁潮中,她卻指要梁振英下台是不切實際,但她同時指特區的三任特首是一蟹不如一蟹;她因此促請梁振英要用人唯才,並在施政報告提政改方案。
筆者愚昧,真的不知道促請梁振英用人唯才和要他交出政改方案有何實際,因為這兩件事會發生的機會和要梁振英下台的機會均不相伯仲。首先,若梁振英懂得用人唯才,他起碼少了一半敵人,因為他大部份的敵人是其下屬招來的,如到處「咬人」的邵善波、如喜歡和反對派筆戰的張志剛、如言語刻薄的劉江華。正當梁振英風雨飄搖的時候,他還是覺得敵人不夠多,因為傳聞他會委任張志剛出任教資會委員,打算和全港公立大學教職員為敵,你就知道梁振英的冥頑不靈是出自他的DNA,是絕不能改變的。
至於政改方案,眾人皆知這是共產黨說了就算,作為兒皇帝的梁振英,當然知道鼎之輕重是不能問的。你拿刀逼梁振英在交出政改方案和下台作一選擇,我想他會毫不猶豫選擇下台。因此,陳太要梁振英在施政報告時交出政改方案,是她的要求中最不切實際的。
但我們就此罷手嗎?當然不會,實際成效從來都不是反抗獨裁運動的首要考慮因素。若果每一個人都只想着實際成效,我們現在腦後可能還拖着一條辮子。嘗試未必會成功,但不嘗試就絕不會成功。
倒梁是不切實際,但在倒梁的過程中,港人可以加深對自己權利的認識,並深切體會現時體制的不公,才是導致梁的失敗,因而令港人加強決心爭取更大的民主自由;故此,我們只要問梁振英應不應倒,而不須問梁能不能倒。
李德成
公開大學電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