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台灣,無論是台北還是台南,都喜歡。家人朋友都說過想移民去台灣,甚至有朋友已經調查過投資移民台灣所需資金要多少,非常瘋狂。很多台灣人問為甚麼香港人這麼喜歡台灣?因為台灣是我們的避風港。
台北很像香港,可以有香港那種高速節奏,同時包容到慢靈魂,這是台北可愛的原因。嘴裏常常喊着要放一下短假期,以一個半小時的飛行距離離開香港,台北就是候鳥的落腳點,或是加油站。身邊甚至有朋友短期移居台灣,一些為工作,辭掉香港轉戰台灣;也有人是為學着煮咖啡。當中要數最堅決的,或讓我敬佩不已的,就是料理這家Canopy 婆娑 Cafe & Lifestyle的兩夫妻,Kia和Raymond。
Kia是我在商台的舊同事,她進來公關部工作的時候我剛好離開公關部轉到其他部門。當公關應該是要非常外向吧,但當時我覺得Kia是個文藝青年多於一切。這點,在後來流行facebook,我加了她成為朋友之後得以確認,她會寫好看的文字。之後她沒有在商台待很久,我也是偶然在facebook的新動態裏滾過她的新消息,沒想到她先去當記者,(當然我覺得這份工作非常適合她,因為是文字相關的工作,與lifestyle有關,與娛樂無關。)後來更加搬到北京工作和生活。我常常羨慕這樣瀟灑的人,可以堅決地追隨自己夢想,因為我總是為自己加上很多牽絆,覺得自己無法改變,不該改變。這樣過了好幾年,某天收到facebook群組邀請,一家叫做Canopy 婆娑 Cafe & Lifestyle的咖啡店在台北開業。收到邀請是見怪不怪,我也是因為它標明地點是台北我才click進去看看,居然是Kia發出的邀請?開咖啡店?怎麼會?
原來事情就是這樣簡單啊。她結了婚,又決定離開北京,也沒有想過回香港,而飛到台北生活。而且居然不是找工作,而是開咖啡店!好神奇!我問她,錢是一大問題啊?她回我說,決心才是問題。
Kia和Raymond在台北安定下來,不過是幾個月的時間。找房子,然後找舖位,幸運地在大安區羅斯福路這個好地段找到一個相當大的空間。香港人在台北開店,不會有相熟朋友碰巧是做室內設計或者裝修的,一切都要從頭學起。本身是攝影師的Raymond對美學當然有好好的根基,結果店裏一桌一椅,就由他和Kia走遍台北的家具和古董店搜羅回來再翻新。我蠻喜歡店裏面每個角落放着的家具都不一樣,每次來都可以選擇試試不同的椅子。
對了,那我第一次造訪Canopy又是怎樣一次經歷?話說Kia邀請我到台北參與開幕小派對,我想,香港朋友都沒幾個可以專程飛台北吧?而我對於事前約定好的東西會有種想逃脫的壞習慣,永遠想「放飛機」,所以我就沒有回覆這次的邀請。但結果天意安排,那個星期六,我真的在台北!於是我到花店買了一束花,心想我應該很了解老闆娘Kia的喜好啊,就上的士直奔咖啡店,而她根本不知道我人在台北。就這樣沒有事先張揚的,我出席了Canopy的開幕派對。
老闆和老闆娘很用心的佈置這家咖啡店,他們會問我最喜歡哪個角落?每個部份拍照都漂亮,每盞特地找回來的燈都很有氣氛,所以我在短短幾小時,就佔據了不同的山頭,試試這個名叫Canopy,意指熱帶雨林最高樹冠層的,會有甚麼風景。
他們珍重每一個屬於咖啡店的財產,找來甜品餅師製作有特色的甜點小吃,連咖啡機都是半人手半自動的六十年代產物,每個參與其中的人和事都有原因才出現在這裏,不得不說這是緣份。而其實夫婦倆突然跑到台北定居開店,也是緣份吧。
Canopy也有室外的空間,幾張戶外桌子其實是我的最愛。天氣好的時候陽光透進來,這樣才算咖啡好時光。店子空間夠大,Kia也不忘找來不同的藝術家或者手作人在店內辦短期展覽。我去的時候店內正進行手作人張力的首飾展,擅於用毛冷混合銀製品的張力製作了好多讓人愛不惜手的東西,結果我當然偷步買了條手鏈,嘿。
香港人到台北開店,不得不加插香港特色吧?Canopy近來就引進臘味飯!超厲害的,真的有臘腸膶腸啊,我也心動了想帶台灣朋友去吃吃看。
到台北旅行可以是一個人的事,大夥人去就天天吃個不停,一個人就可以去咖啡店閒晃。Canopy給我的不止是好喝的瑪奇耳朵,而是一種勇氣,教我好好想想究竟想要在熱帶雨林的頂冠層看到怎樣的風景。
作者:麻利亞( http://www.weibo.com/malihasalittlelamb)
查詢:
Canopy 婆娑 Cafe & Lifestyle(+886 2 2366 0381)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83巷19弄4號1樓
http://www.facebook.com/# !/canopy.cafe.life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