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審法院2001年於「莊豐源案」裁定雙非嬰兒擁有居港權後,吸引大批雙非孕婦壓境,產房爆棚,學額不足,造成本地父母與雙非爸媽對立。育有六名子女的港媽Mandy支持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她說飽受雙非壓迫,爭奶粉、尿片及學位。若要在下一代實際生活需要,與法治二選一,她必維護子女應有權益。
記:《蘋果》記者 M:Mandy
統計處資料顯示,由2001年「莊豐源案」後至今,共19.5萬名雙非嬰在港出生。
記:雙非問題如何影響你及子女?
M:我有六個仔女,分別14、12、10、6、兩歲同三個半月大,兩歲個仔今年讀幼稚園讀K1,因為好多雙非(嬰兒)爭學位,上年要提早幾個月報名,我心理壓力好大。
喺屯門醫院生孻女時病房逼爆,𠵱家去健康院打針又要等,比以前等多一倍時間,又嘈又逼。我參加過兩次反內地孕婦遊行,話畀政府聽我哋受壓迫。
記:你對釋法立場是甚麼?當你知道政府建議釋法時有何反應?
M:如果呢個係唯一徹底解決嘅辦法,我會支持。聽到呢個消息第一個反應係開心,以前政府一直話諗辦法,都係只聞樓梯響,今次覺得政府真係做嘢。
法律界人士憂慮釋法會摧毀本港司法獨立,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包致金更對香港法治前景表示憂慮。
記:你是否認為釋法會破壞法治?如果是,為何仍支持釋法?
M:冇破壞就假嘅,因為法官已經判咗「莊豐源案」,𠵱家重新解釋(釋法)即係推翻判案。但學者、議員唔理解我哋小市民嘅苦況,佢哋搵到錢,可以送仔女去國際學校或者去外國讀書;我哋要同雙非競爭,學生、家長同教師壓力都好大。
我唔係唔支持法治,只係大家價值觀唔同,衡量嘅嘢唔同。佢哋着重法治精神,我哋要維護下一代嘅需要,冇奶粉佢哋食乜?唔用尿片用乜?我哋連眼前基本生活需要都搞唔掂。雙非問題擾攘咁多年,我哋下一代要養埋雙非,甚至佢哋申請落嚟嘅父母,個個都捱緊。民主法治同民生,我揀民生先。
去年有1,013宗內地孕婦衝急症室個案,較前年全年的1,656宗減少;今年公私營醫院不收雙非。議員、學者認為加強行政措施可阻截雙非,毋須犧牲法治。
記:你認為行政措施是否有效?
M:行政措施唔可行,雙非同中介公司好蠱惑,一定搵到漏洞。雙非係一個都嫌多,一定要唔畀居港權佢哋,先可以徹底解決問題。你哋話唔釋法,咁有冇更好建議?如果冇,唔該收口。
港大法律學院助理教授張達明指,今次釋法開了壞先例,日後人大常委會可隨意按內地法律原則,解釋《基本法》中各項保障港人權利及自由的條文,收窄本港自治。
記:會否擔心今次釋法打破缺口,日後本港的人權及自由會收窄,影響下一代更甚?
M:將來嘅影響難以估計,議員、學者應該有辦法繼續守住法治。之前釋法兩次,大家都係咁樣生活。如果當初判錯(「莊豐源案」)就要糾正,而唔係強行保持法治尊嚴,而令大眾受影響。
記者:陳沛冰 陳凱迎
攝影:黃偉傑 王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