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
新年伊始,兩家在內地享有言論開放聲譽的媒體《南方周末》和《炎黃春秋》先後遭到當局嚴厲整肅,前者社論被閹割,後者網站被關閉,一南一北,遙相呼應,是當局打出的組合拳,擺明是一舉封殺自由派的輿論平台。如果說,去年4月「烏有之鄉」等網站被關,是打壓「毛左派」,那麼今次兩份媒體被打,則是教訓自由派,套用中共的邏輯,就是左傾抬頭反左,右傾抬頭反右。習近平上台不久,重拾「左打右也打」舊招,令新政形象蕩然無存。
《炎黃春秋》網站被突然關閉,外界認為肇因是發表《憲法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共識》一文,其實不然。就內容而言,此文的訴求不過是「依照憲法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沒有主張照搬西方多黨制、議會制,未突破中共的政改底線,這與十八大報告大同小異。
上月,習近平在紀念憲法會上也強調過「要維護憲法權威」,「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提高到新水平」,所以當局無理由因此「開刀問斬」。
雲集自由派 思想西化
另外,從時間上講,網絡管理部門於上月31日就下發註銷網站的通知,而新年獻詞是1月2日才上網的,更何況當局封的只是《炎黃春秋》網站,並不是下令刊物停刊整頓。顯而易見,封網並非針對特定文章,而是計劃安排的大動作。
事實上,以北京的政治標準衡量,《炎黃春秋》少有「離經叛道」之作,但對中共而言,最可怕的是它旗下雲集一批包括太子黨在內的自由派人士,他們人在中共體制內做官,思想全盤西化,經常發表自由、民主、人權等「普世價值」言論,使其網站淪為黨內異見人士的「輿論平台」,與烏有之鄉並稱「左右兩大山頭」,危及中共對報刊輿論的掌控,因此必欲置於死地而後快。去年,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倒台後,北京順勢封掉了烏有之鄉,令毛左派大為不滿,這次習近平收拾《炎黃春秋》,沒甚麼藉口,但也算是對毛左派的安撫。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