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倡設Q嘜監管食油

議員倡設Q嘜監管食油

【本報訊】毒食油事件揭發港府監管不足,立法會昨召開特別會議討論事件,一致通過議員王國興提出動議,促請政府盡快修例,規管涉及致癌物苯並[a]芘。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指,食物安全專家委員會本月將討論要否立法規管該致癌物,並制訂檢測水平。當局正考慮包裝食油也須申領牌照,確保食油處理過程無誤。

建議設舉報熱線

王國興昨在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上炮轟港府失職,無法釋除市民對致癌食油的疑慮。他批評當局容許驗出含致癌物的35桶食油運返內地,做法不負責任,「問題食油回收後又運返內地,不法分子可將油改頭換面,重新再輸嚟本港,政府點解唔即時銷毀呢?」議員陳志全炮轟當局過往抽查「交行貨」,「政府抽查係咪有問題,點解傳媒驗到,政府驗唔到,政府係咪要用獎金鼓勵業界舉報」。
議員梁家傑質問當局為何將食油含苯並[a]芘的標準,定為每公斤不多於10微克,比歐盟不多於2微克的標準更寬鬆。建議當局與業界設立「Q嘜」約章,要求食肆不翻用舊油,另設熱線讓市民舉報問題食油。
食環署署長梁卓文指,將大規模回收食品運回來源地是國際做法,港府已與國家質檢總局聯絡,確保適當處理,當局將交代內地跟進情況。另外,港府根據內地、歐盟有關標準,加上世衞、糧農組織對致癌物的規管,為苯並[a]芘訂下標準。高永文重申本月會諮詢食物安全專家委員會的意見,研究要否提高管制水平及立法規管。食安中心未來一至兩個月會進行專項食品抽查,抽驗不同層面的食油樣本。
議員張宇人稱,正從歐洲國家搜集食油檢測方法的最新資料,據他了解,有德國科學家可測試出食油有否混入廢油,盼港府借鑑檢測。他另訪問200多間食肆,逾80%支持港府立法規管苯並[a]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