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夭折小天使製袍帽 <br>瑪院義工慰藉小產媽媽

為夭折小天使製袍帽 
瑪院義工慰藉小產媽媽

【本報訊】突然小產或因病變須人工流產,陣痛誕下的卻是無生命的寶寶,對媽媽來說是難以磨滅的痛。婦產科護士表示,小產婦女多會內疚自責,除適時輔導,引產後讓父母送別「小天使」,亦能安撫他們悲痛心靈。瑪麗醫院婦產科15年前已為夭折嬰兒縫製迷你嬰兒袍,近年由義工們接手,更新添嬰兒帽及佈置精美的嬰兒籃,讓小天使在充滿愛的環境下安眠。
記者:嚴敏慧

嬰兒順利降臨並非必然,瑪麗醫院產房病房經理李玉萍表示,孕婦流產整個懷孕期都可能發生,懷孕初期機率較高,例如懷孕12周胎死復中機率約12%至15%。大多數個案流產原因不明,其餘有可能為孕婦患妊娠糖尿、胎兒染色體異常,或是有臍帶意外。
瑪麗醫院是本港其中一間提供終止懷孕手術的公立醫院,連同胎死腹中等個案,每年約有90多宗未足月引產個案。李玉萍說:「當孕婦知道胎兒不保,會自責係咪違反過習俗,例如掃地或食錯嘢等。」她指,在孕婦進行手術前,護士會講述手術流程及稍作輔導,若發現孕婦有嚴重情緒困擾,會轉介心理學家跟進。
護士也會鼓勵夫婦在手術後,與胎兒遺體道別。「好多時父母會唔想見,但之後又會後悔。」李玉萍指,部份媽媽會擔心小天使無衫着會否感到冰冷,更會買定嬰兒衣服。可惜,大部份小天使都未足月,八成更只有約20周大,體重只有500至800克,市面發售的嬰兒衣服實在太大。

讓小天使安睡嬰兒籃

「用白布包住太冷冰冰,十幾年前產科姑娘已經會整啲迷你嬰兒袍畀小天使着。」近年由義工接手裁製,以花紋圖案布料製作男女裝,以及不同尺寸的嬰兒袍,讓小天使穿上才與父母見面,看看他、與他說話及告別。李玉萍表示,小天使「睡在」嬰兒籃內,除咗體積細些,與足月寶寶分別其實不大。為免父母難受,嬰兒遺體在母親出院前,都會存放在產房專用雪櫃中,不會移送殮房。
李玉萍補充,產房護士亦會為小天使拍下照片,又會印下其腳印製成心意卡,上面亦會填寫嬰兒的資料如出生日期等,讓母親及其家人留下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