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兩電由本月1日起調升電費,中電指今年約40%天然氣來自西氣東輸計劃,令電費的燃料成本每度電上升7仙,預期在擴大使用西氣東輸氣源及天然氣發電比例下,未來燃料成本會持續上升。中電表明將來使用西氣東輸天然氣比例將增加,加上政府在2015年將收緊排放要求,已預先張揚日後市民承受的燃料開支將進一步擴大,電費持續有加價壓力。
指西氣東輸增成本
中電總裁藍凌志昨表示,目前天然氣佔發電能源組合中的21%,當中約三分一氣源來自海南島附近的崖城氣田,也有小部份來自崖城附近的小氣田,其餘約40%氣源是由中亞土庫曼經中國輸送的西氣東輸氣源。他指20年前簽訂的崖城氣價每單位為6美元,西氣東輸氣價則為18至20美元,今年使用西氣東輸氣源令燃料成本大幅上升,令每度電的燃料成本上升7仙,中電已使用燃料賬戶墊支等方法,令燃料費實際加幅降至4.6仙,舒緩電費加幅。
藍凌志解釋西氣東輸的燃料成本,有一半來自購買燃料,另一半是運輸天然氣費用及向中國政府繳稅。他指興建輸氣管道成本,不在利潤管制協議規管範圍內,已計算在燃料價的運輸成本中,將攤分多年收回。不過中電需改經現時龍鼓灘發電廠的機組,以配合西氣東輸氣源不同特性,有關開支將計入管制協議的資本投資中。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昨指今年進行的協議中期檢討,需在政府與兩電雙方同意下才能修改協議內容,會盡力在利潤幅度及市民承擔能力各方面做到平衡。藍凌志昨未有正面回應中電是否願意降低9.99%准許利潤,指檢討時會與政府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