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着一副略帶磁性金嗓子,成就《Tennessee Waltz》、《Changing Partners》、《Try to Remember》一首首華爾茲經典名曲,美國一代歌后Patti Page用歌聲唱出二戰後一代情懷──飽經風雨飄搖,寧願恬靜安逸。元旦日,這位一代歌后因心臟衰竭離世,終年85歲。她不帶雲彩,但繞樑三日的靡靡歌聲留下了一代人忘不了的情懷。
Patti Page經理人格林(Michael Glynn)前日(周三)宣佈,她因充血性心臟衰竭,周二在南加州恩西尼斯塔的護老中心逝世。「她幾年前開始出現健康問題。昨日似乎有好轉,我和她說話,她的聲音聽來還好。」豈料只是迴光反照。她原定下月出席格林美音樂頒獎禮接受終身成就獎,可惜還未等及就撒手塵寰,大會已決定屆時追頒獎項向她致敬。
恬淡唱法 安撫戰後一代人心靈
頒終身成就獎,對Patti Page的歌唱生涯絕非過譽。她是1950年代最暢銷唱片歌后,紅極一時,也紅遍全球,香港那一代人緬懷她,說她那些年在香港的紅爆程度,就如1980年代的梅艷芳。她的演藝事業長達67年,累積唱片銷量逾1億張,這種成就沒有多個女歌手可及。
她二戰後出道,歌聲曾被批評為太平淡、沒激情,她不以為然,後來說:「那時戰後才五年,一個完全不同的年代……這正是人們所要的。」的確,她那磁性金嗓子,溫柔、恬淡的唱法,安撫戰後一代人的心靈。這年代的氛圍,經歷戰亂動盪不安的人們,追求的正是恬靜安穩的情懷。
Patti Page原名Clara Ann Fowler,生於俄克拉何馬州一個貧困家庭,父親是鐵路工人,有11名兄弟姊妹,能當上歌手,一切都彷彿是天意。她說過:「我是個來自俄克拉何馬州的女孩,沒有想過當歌手,只是別人告訴我可以唱歌。之後一切就像雪球般滾大。」
自唱多個聲部 混音結合成歌
18歲在電台KTUL工作,一次偶然機會下有高層聽到她唱歌,即時邀請她接手主持只有15分鐘的鄉村音樂節目《Meet Patti Page》,她亦自此以這節目的虛構人物名字,作為自己的藝名。樂隊Jimmy Joy的經理人雷爾(Jack Rael)有一晚從收音機聽到她的歌聲,深受吸引,邀請她隨樂團巡迴演出,她更因此獲唱片公司Mercury Records簽為旗下歌手。
1947年,仍未大紅大紫的她,灌錄《Confess》一曲時,沒有錢聘請和音歌手,監製於是要求她自己唱多個聲部,再混音結合成歌,是首位歌手這樣做。1950年一曲《Tennessee Waltz》,登上流行榜30周,其中12周登榜10大,細碟銷量逾1,000萬張,更將她的事業推上頂峯。
她多年來灌錄超過1,000首歌,最突出的成就是《Tennessee Waltz》同時登上流行音樂、鄉村音樂和R&B音樂榜榜首。她亦是首位歌手先後可在美國三大電視網絡擁有自己的節目。即使後來搖滾音樂成為主流,她的歌仍不時登上流行榜,1999年更贏得她唯一的格林美獎。
Patti Page很期待出席下月10日的格林美音樂頒獎禮,但她去年9月在個人網頁留言,承認正面對「嚴峻的醫學挑戰」。她寫道:「我雖感覺仍有上帝賜我的聲線,但身體衰退令我無法用上這把已擁有多年的聲音。只有祂才知道未來會怎樣。」不管怎樣,她的《Tennessee Waltz》已成為不少情人的主題曲。
美聯社/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