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由度的寒暑表 - 范克

香港自由度的寒暑表 - 范克

元旦的倒梁示威,既無金主利誘,亦無記者被毆,有的就只有一顆顆千金都買不下的赤子之心,即使知道梁振英不會因此而下台,仍願意用腳步聲去向政府說不。唯一可惜的,是示威活動進行到晚上時,原先圍堵禮賓府的計劃,在警方多番阻撓之下無法實現,更加導致雙方發生衝突,釀成示威者堵路、交通混亂的局面。有部份市民認為,以和平理性方式表達訴求可以接受,但對做出影響交通秩序的行為表示極度反感。然而會得出如此結論的人,在堵路一事上又何嘗不是先入為主,認定責任在於示威者,而非警方安排不妥所致?
自九七以來,香港每一次舉辦的示威活動,都是量度香港自由度的寒暑表。若果社會的自由依舊沒有受到任何干擾,那麼普遍市民表達訴求的權利亦應該得以確保,不論圍堵禮賓府或遊行至中聯辦,甚至佔領政府總部,警方於遊行、集會上的角色,都不應該由協助市民示威,變成阻礙市民的一道高牆。但近年的遊行,警方在處理示威上的手法,就常常被人質疑執法不公,甚至雙重標準。

在對待近日的數場示威活動的處理手法上,警方對挺梁和倒梁人士的態度,可作對比。例如挺梁人士毆打記者有足夠的人證物證,但是涉嫌襲擊記者的示威者並沒有被控以襲擊或者傷人罪,只當一般糾紛處理。而在兩日後舉行的倒梁示威活動,警方卻高度關注,活動持續到晚上,警方出動過百警力,阻礙示威者圍堵禮賓府,導致示威者被迫以「散步」方式前往目的地,造成交通一度混亂。按照網上的片段和資料顯示,及後被指涉嫌「非法集會」的梁國雄,僅僅一人已經需要警方出動數百人應對,其間更佔用整條馬路築成人牆進行圍堵,嚴重影響當時的交通秩序。
一方面是襲擊記者但被當成糾紛處理,而另一邊則是一人叫喊已經足以構成非法集會,如果以近一星期的示威活動來量度香港的自由度,相信結果令人難以接受。這一個結果已經不容香港人再以中立態度看待,因為毫無誠信的行騙長官必定不會遵守「確保香港自由不變」這個承諾,尤其近日的釋法問題和袁國強公開表示任內不會不推二十三條,香港的法治和自由,問題已經不是「能不能確保不變」,而是在梁振英政府的摧毀之下「會剩下多少」。
面對嚴峻的局面,仍然選擇保持中立,或者對事實選擇性失明失聰,或者自欺欺人去給予滿口謊言的政府一個機會,這些人比起那些眾所周知的無恥挺梁人士更不堪。因為這些無視現實的人,和當年默不作聲看着猶太人被納粹德軍送入集中營的人,本質並無差異。

范克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