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 LOVER】
謐靜的植物、潺潺的流水、活潑的小生物,景致秀麗飄逸,令人心曠神怡,但活在都市的人,想每日看到這般如詩如畫的天然美景,難比登天。兩個喜愛大自然的人惦念兒時在溪邊捉魚覓蟹,索性靠自己雙手打造生態魚缸,最自然的水陸世界,就是家裏的一扇風景。記者:冉藹莉 攝影:黃偉傑
何謂生態缸?
玩生態缸不昂貴,但花心思,無論水草造景(Aquatic Garden)、原生態造景(Biotope)及水陸造景(Paludarium)都是模仿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在特定的魚缸內養不同種類的植物或生物,但要盡量做到不用餵食、不用換水,按動植物本身的特性拼湊出一個既平衡又自給自足的生態。例如要養蟹的話,就要在淺水區建造更多洞穴,方便愛躲藏的蟹覓食。
美國水族園藝家協會(Aquatic Gardeners Association,AGA)為一家非牟利的水生植物愛好者組織,每年約8月份會在網絡舉行造景大賽,舉辦至今已有13年,評判大多來自美國的水草專家或學者。只要付出5美元申請成為會員,上載五張照片便可參加比賽。
水陸缸先鋒 麥旨維
前後揹着兩個背包的麥旨維(Arthur),剛剛從台灣交流回港就趕着見記者。Arthur曾經連續四年參與美國水族園藝家協會AGA的水陸缸造景比賽,獲得兩亞一季後變成大紅人。水陸缸造景比賽,是以順應大自然生態的原則,在魚缸內創造出最美觀的景致。每次設計生態水陸缸,Arthur都會繪畫設計圖,缸裏的景象都是靠自己手執石頭拼湊而成。
Arthur去年獲亞軍的作品Flower Paradise就用了常綠植物,如不會隨風搖晃的迷你薜荔、貴麗的紅網紋草,以及色彩豐富的小紅楓、心形的紫花酢漿草等,一般生長在森林下層較陰暗潮濕環境的蕨類植物,雖然不會開花、以孢子繁殖,但最能代表野生大自然,是生態缸內不可或缺的元素,再加一對淡黃黑色橫斑、射水覓食的高射炮魚,整個水陸缸生氣勃勃。
模仿大自然氣候
要百花齊放,就要花心思模仿大自然的氣候,冬天11月至2月時需要停止流水,以控制花期,恍如野外靜寂的冬天,令春天時可以同一時間開花。這些知識都是從經驗累積而來,要先了解植物的特性形態,有時要反覆試驗,從失敗中找到解決方法;又或者牢牢記着品種,再在互聯網上尋找其特徵與形態。比賽評審極度讚賞Arthur以植物為主材的架構下,亦能做到平衡水陸生態兩面體的缸。
Authur在水陸缸造景上可算是先鋒,「最成功的水陸缸造景,就是能夠吸引別人注目,由遠距離行到近處欣賞。」他打造生態水陸缸時的原則,是觀賞者透過不同角度都得到不同的感受,所以Authur在另一個水陸缸內,用假山以斜坡貫穿流水,假如前面加上一棵小植物去遮掩着流水去向,就會令整個缸更美觀;他又加上造霧器噴出煙霧效果,模仿熱帶雨林的環境。
水陸造景變化很多,可以運用不同層面的生物互相配襯。先了解小生物的習性,然後再為牠們設計一個舒適的安樂窩。若要養蟹仔的話,設計就要多點洞穴,好讓牠們躲藏,以便脫殼的時候保命。最開心的莫過於見到蟹仔繁殖,「蟹仔假如懂得繁殖,即代表牠們也認同生活的地方具有安全感,見到蟹仔的孩子時也倍感開心。」
螯蝦狂人 邱志崇
本來當平面設計的邱志崇(Jeffrey),小時候巧合看到一隻蝦的脫殼過程,從此被小動物的生命力感動。四年前再次接觸水陸生態缸時,一發不可收拾。一開始時,在自己的設計公司內擺設一個魚缸,其後一個變三個,最後租了對面的寫字樓變成自己的主題水族螯蝦館。
Jeffrey說:「細細個見到一隻蝦的脫殼過程,有如重生的感覺。」原來螯蝦脫殼時,通常都會把自己收藏起來,保護自己,避免遭受同伴襲擊。脫殼過程時間其實很短,一開始時可能你看見牠好像動也不動,疑似接近生死邊緣之際,其實牠正在靜靜的醞釀着「重生」。剛脫完殼的螯蝦,身體軟軟的,就似平時煮熟了的迷你龍蝦。螯蝦越大隻,身體需要更多的力氣發揮「縮骨功」,難度越高,脫殼所需時間就越久。
早上當設計師,下午研究螯蝦,把所有螯蝦搬進了「新館」後,原來的設計室就變成繁殖天堂,「最大的挑戰就是繁殖,能夠繁殖到的話,成功感會很大。」他在原有的設計公司打造一間小房間擺放一格格細小的魚缸,「如果把螯蝦放在同一個缸,牠們會打架。為免斷手斷腳,除非是很細小的螯蝦,否則都要把牠們分開養。」
Jeffrey已成功繁殖色彩豐富、甲殼像會發光的「色彩惡魔螯蝦」,除覓食外,牠們大多時間都獨居在洞穴內,因此地域性較高,即擅於霸地盤。普遍的螯蝦一般四個月就能夠由三毫米到成年時的十厘米。但「色彩惡魔螯蝦」成長速度緩慢,需長達近兩年才踏入成熟期,而且性情兇猛,繁殖機會率亦較低,所以價值也特別高昂,一對稀有的「色彩惡魔螯蝦」售逾1500至2500元不等,視乎大細而定。
以蝦教育下一代
除了平時在月刊雜誌《水族魚樂》寫專欄介紹品種,Jeffrey亦會透過互聯網跟美國、德國等玩家交換繁殖的螯蝦及交流心得。Jeffrey的偶像是甲殼生物專家Chris Lukhaup,他決定開設「搜龍」螯蝦館時就曾邀請Chris從德國飛來他的店內參觀。Chris曾到訪過美國、墨西哥、澳洲等國家,尋找稀有的螯蝦和甲殼生物,出版過一本覆蓋大部份螯蝦的「百科全書」。
Jeffrey育有一兒一女,太太是小學老師,透過太太穿針引線下,嘗試在學校向小朋友提供生物教學,「有次向一間小學三年級學生,介紹螯蝦的基本習性,讓學生觀察一星期後,然後要他們寫下論述文。」又邀請附近學校一群20個學生,到館內參觀進行互動教學。去年11月Jeffrey到訪台灣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為「探索蝦子的一生」研習營提供螯蝦相片製作教材,希望透過蝦這種生物,教育下一代生命的奧妙。
螯蝦專門店搜龍工作坊
地址:九龍觀塘巧明街106號冠力工業大廈15樓5室
生態缸專門店Oasis Lifestyle
地址:九龍觀塘鴻圖道37號鴻泰工業大廈120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