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擴張】
南韓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錄得50.08,是七個月以來首次重上盛衰分界線50之上,顯示當地製造業重回擴張水平。南韓經濟主要以製造及出口為主,製造業錄得擴張,或多或少反映全球經濟需求正重新增加,該數據被經濟師視為全球經濟睛雨表之一。
寬鬆貨幣政策壓力減
南韓12月滙豐及Markit PMI由11月的48.16升至50.08,自去年5月以來首次重回盛衰分界線50之上,反映該國製造業停止收縮,重拾擴張步伐。滙豐經濟師Ronald Man表示,數據反映當地製造業定單上升,帶動整體回復擴張。他表示只要國外需求持續上升,製造業今年將可保持擴張。同時南韓12月通脹升1.4%,創四個月來最低,他預測南韓央行下周五舉行議息時,需要擴大寬鬆貨幣政策的壓力減少。
儘管南韓製造業呈擴張勢頭,但有分析認為南韓今年經濟增長緩慢。南韓國家統計局周二公佈,12月出口按年跌5.5%,12月貿易盈餘則縮減逾半,由11月的43.8億美元(約340億港元)降至20.3億美元。南韓當局表示上月工作日較少,令出口下滑。
當局預期環球經濟逐漸回暖,將帶動機械和科技產品出口,料今年全年出口升幅達4.1%,勝去年全年跌1.3%。不過南韓當局表示,韓圜持續升值與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漸強,構成出口業隱憂。事實上,韓圜去年累升逾7%,是亞洲區內11隻交易最活躍貨幣中升幅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