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組織協會往日是遊行請願常客,卻因認同梁振英的扶貧政綱而缺席元旦遊行。該會幹事施麗珊在電台接受訪問時,她指梁振英上台後已推出扶貧措施,認為應給對方兩年時間,表示「看不到為甚麼要叫他下台」。施並強調她自己對梁振英的誠信並不關心,只關心梁的扶貧能否落實,但報章指早前該會收到新世界千二萬元的捐款可能有影響。
但奇怪在去年的七一遊行時,當時有四十萬人上街反對梁振英出任行政長官,社協是有參加的,它當時發出了新聞稿,指香港貧富懸殊嚴重,並在房屋、就業、教育、醫療、退休保障及人口政策方面提出問題和建議,並促請梁振英要決心改革。當全港人士在上次七一反對梁振英上任時,社協雖然也有參加,但目的並不是反梁,而是提出他們自己的觀點。
那麼這次也是全城反梁,但社協為甚麼不參加呢?它不是也可以自己提出自己的觀點嗎?是他們的提議已經被梁振英完全吸納入政綱了嗎?還是千二萬元已經解決了貧富懸殊的問題,因此不用再爭取了?這些,社協是要回答的。
梁振英上任以來,在扶貧方面,就只是重開扶貧委員會和特惠生果金,前者,還未見成效;後者,只是治標,為甚麼社協就連一個上街要求的機會都放棄了?梁剛上場時你都上街要求他要做實事,他上場後在未見成效時你倒完全滿意了,是否真因為那千二萬元了?
但施女士有所不知,貧窮的最大原因就是不公義,面對不公義而視若無睹,只能坐視更多的人陷入貧窮和苦難。
李德成
公開大學電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