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關粉仔 - 鄧達智

西關粉仔 - 鄧達智

那天我應承朋友李老師不會將「西關粥品」寫到專欄上面,因為他抗議:這樣下去,我們元朗沒幾家好吃小店得座位安吃啦!
不過,我答應不寫是那天。今天,我沒說過不寫。
吃過好幾次,也嘗試好幾樣不同種類的心機小食,除了Like,只能勁Like!不將它收進「自遊」,似乎對不起用心做好吃食品的餐廳仝人。
走進這間沒朋友推介,也甚少閱讀飲食資料,純粹路過大棠路,除New York Cafe外,我鄉下的另外半個飯堂,紅爵酒家的樓下,「西關粥品」?
吸引我是圖片推介,限量發售:傳統西關粉仔!
絕對懷舊念親恩,老媽在我們童年經常做的一味幼兒易消化,配料色香味吸引的米粉製品,尤其夏日炎炎,以炒香花生碎,葱花,蝦膏,炮製調味料,滲落白雪雪米漿粗短手搓米段,非常惹味,百吃不厭,直至我們長大了,飛走又回來了,老媽一直沒停止過手製粉仔,直至侄兒們在國外也長大了,未見下一波嬰兒需要她弄煮,家中粉仔蹤影才漸見淡出。
西關仝人很見心機,簡潔介紹賣點,粵港食品雖同源,卻有極多蛛絲馬跡的不同,例如粉仔:又名酹粉,又名瀨粉,60年代自廣州西關傳入香港(這點未必苟同,40年代及50年代渡過香港童年的姑姐及大姐都明證,他們吃粉仔成長),以粘米磨粉製成米漿後煮成條狀,以上湯加蝦米,冬菇,蛋絲,鯪魚肉,土魷絲,叉燒絲,豬油渣共製而成,米香濃郁。加上西關自製菜脯,更為惹味。
點了粉仔,煎糭,牛腩拉腸,還有香港久違的粥水灼三星(內容有豬的膶,心,肚,紅,粉腸,肉片,肉丸並各式豬雜……鯇魚腩,鯪魚骨……),聲明自製米漿而成的廣州拉腸。粥品更不用說,種類繁多,荔灣艇仔粥,及第粥……還有好耐未在一般食店得嘗的西洋菜陳腎粥!
除了好味好吃,最重要吃過好幾次也不覺味精蹤跡,起碼對味精敏感的筆者未見出現狀況。地方乾淨,企理,伶俐,便非一般廣州店子可比。店員禮貌程度亦高,真是一家不推廣出去有違好吃同甘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