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打老鼠倉 完善發新股<br>中證監護市 八招撐A股

嚴打老鼠倉 完善發新股
中證監護市 八招撐A股

【本報訊】全球股市昨齊反彈賀美國暫免「財政墮崖」,中國股市雖適逢休市,但中證監仍不忙以自問自答方式向股民發表八點「保護」論,希望大家放心入市。

中證監的八大「保護」論,內容除嚴打老鼠倉外,更坦言會通過不斷完善新股發行、退市、分紅等各項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推動形成投資者回報機制,為養老金、企業年金、住房公積金、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等入市創造良好的條件。

或行政手段下令分紅

中證監如此緊張引入中外機構投資者,是認為專業機構投資者發展不足,限制了其對上市公司治理及現金分紅制度完善方面的影響力,使得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策略往往難以獲利,只能選擇短期投機的投資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股票市場的波動性。
的確,過去中證監一直要求上市公司要分紅,但並非每間上市公司都聽話,因此,中證監要靠中外機構投資者勢力去改變此現象,若上市公司不聽話,不排除以行政手段下令分紅。
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底,中國股票市場中的專業機構投資者佔比只有13.6%,與成熟市場50%至60%的比重相比差距較大。而結構亦不合理,截至2011年底,證券投資基金、保險公司、QFII和養老金等四類專業機構投資者持有股票占流通市值的比重分別為7.69%、3.93%、1.07%和0.92%。至於內地股民最怕的發行新股,中證監似乎未有計劃拖慢審批,中證監認為2004年、2008年停發新股後,A股市場仍然沒有改變持續下跌的趨勢。從國外成熟市場的發展規律看,新股發行為市場輸送「新鮮血液」,有利於促進市場活躍,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分享優質公司成長的機會,是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有效發揮的重要途徑之一。

降低海外上市門檻

此外,中證監一再鼓勵內地企業要海外上市,中證監於上月發佈《關於股份有限公司境外發行股票和上市申報檔及審核程式的監管指引》。《指引》取消境內企業到境外上市的一些條件和前置程式,降低境外直接上市的門檻,尤其是取消4億人民幣淨資產、5000萬美元融資額、6000萬人民幣年淨利潤的標準限制後,中小企業也可以直接到境外上市。中證監指將關注執行情況,本着方便企業的原則,不斷完善相關配套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