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步法國後塵搞財富再分配,向富人開刀加稅,最高稅率由35%加至39.6%,雖然未及法國由45%一舉加至75%般重手,但分析認為,美國勢將跟法國一樣,面臨一場富豪名人逃亡潮。
法國總統奧朗德去年一上台,已力推「劫富濟貧」大計,表示要向年收入逾100萬歐元(約1,026萬港元)的「大富」,徵收75%入息稅,年入逾15萬歐元(約154萬港元)的「小富」,也要納稅45%,務求將法國財政赤字控制在3%以內。
這項政策出台後,全國譁然,多名富豪開腔炮轟政策,甚至離「國」出走,其中法國首富、身家逾200億歐元(2,057億港元)的LVMH集團行政總裁阿諾特(Bernard Arnault)就批評不應要富人去解決國家經濟危機,表示申請入籍鄰國比利時。
多選擇移居瑞士英國
更矚目是國寶影帝也「走佬」。「大鼻子情聖」謝勒狄柏度(Gerard Depardieu),同樣選擇搬到比利時的他,高調發聲明說要「退還(法國)護照和我從未使用過的社會保障卡」,要做「名副其實的歐洲人、世界公民」。
英國傳媒昨天(周三)更披露,法國著名音樂人雅爾(Jean-Michel Jarre),日前到倫敦唐寧街跟政府官員見面,商討將生意搬到稅率較低的英國。
事實上,跟首富、國寶等名人同一心情的法國人絕非少數,單是在謝勒狄柏度定居的那個距法國邊境只有1公里的小城,居民當中就有多達30%是法國人。
不少法國投資者也紛紛離巢。法國私募股權公司TGB創辦人勒弗夫就把業務由巴黎轉往新加坡;而安盛駐巴黎私募股權營運總裁弗洛林,也跳槽至阿布扎比投資管理局去。
法國稅務律師指,富豪或投資者多數選擇移居瑞士,因該國並不徵收遺產稅,而法國的遺產稅則高達40%。除了比利時的入息稅較法國低之外,另一個移民熱門地是英國,因英國不但未有開徵富人稅,而且年收入逾18.5萬歐元(約190萬港元)的人,入息稅率更由50%下調至45%。 另外英國和瑞士都在歐元區之外,受歐元區崩潰風險的影響相對較小,對法國富豪也很吸引。
本來美國也是部份法國富人心目中的理想新家園,因為美國稅率始終比法國低,但隨着美國這次成功向富人加稅,預期法國富豪會三思而行。
美國《論壇評論報》/英國《每日郵報》/《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