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線索助破解病因 <br> 血癌童存活率 有望突破八成

越來越多線索助破解病因 
血癌童存活率 有望突破八成

【本報訊】本港每年有150至200宗兒童癌症個案,當中以俗稱血癌的白血病佔最多。病童要長期治療,承受化療之苦,病人及家屬支援極重要。「生命小戰士會」為本港唯一兒童癌症病人組織,02年至今累積服務近700個病童家庭。該會名譽主席兼威爾斯親王醫院兒科顧問醫生成明光表示,醫學界正積極研究白血病成因,有助找尋最佳治療方案。
記者:梁麗兒

成明光表示,本港的癌症病童主要在威院及瑪麗醫院治療,以一年約有150宗新症為例,當中60至70宗由威院處理,當中40%為白血病,其餘為腦癌、淋巴瘤及神經母細胞瘤等。
白血病為兒童常見癌症,病童主要依賴化療控制,要承受打針、脫髮及黏膜潰瘍等副作用之苦。病情嚴重或復發需換骨髓保命。近年醫學界發現與血癌相關的基因越來越多,並證實此病與遺傳無關,正積極破解其成因,冀助日後找到更佳診治,將現時70%至80%存活率再提高。中文大學兒科專家正研究白血病療法,並為內地醫護提供培訓。

「小戰士會」支援

他表示,曾目睹癌症病童的母親,欲與兒子一同跳樓自殺,幸好及時制止。他事後感到病人及家屬支援極重要,02年與威院醫護、康復者及家人成立「生命小戰士會」,透過各種活動幫助病童抗癌。
現年4歲的陳敖天,去年確診白血病。母親陳太表示,兒子最初病發時因雙膝痛楚及發燒,輾轉求醫,在瑪嘉烈醫院做骨髓檢驗,證實患白血病,轉介威院治療。
陳太說,當時與丈夫感徬徨無助,努力尋找白血病資料,幸獲海外友人贈送癌童書籍,「教我話畀阿仔知,血入面有壞蟲蟲,要輸血、吊藥,搵化學部隊幫手打仗」。
敖天一度病情反覆,醫生將化療由半年延長至一年,須到今年3月才完結。面對兒子抗癌的痛苦,陳太教兒子要多笑,因為開心才能對付病魔。對於新一年的願望,敖天說:「要食多啲嘢,先有強壯身體去打仗,打敗壞蟲蟲,快啲好番。」陳太表示,很感激醫護人員悉心照料及生命小戰士會幫助,讓一家人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