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獻有限】
參議院今次在最後一刻達成的協議,其實比雙方及外界預期規模小得多。據拜登與麥康奈爾達成上調稅率的協議,未來10年僅為美國政府帶來額外約6000億美元的收入。雖然這已算是逾二十年來規模最大的加稅行動,但與墮入財政懸崖所能帶來的大量稅收入相比,現時加稅收入還不及墮崖的兩成。
據美國稅收政策中心早前估計,在美國一旦墮崖的情況下,美國人年平均稅收支出將增加3500美元,來自收入最高的富豪,稅收將增加逾12萬美元,而最低收入者則增加467美元。
低收入人士受惠
以美國中產佔人口總額約60%計,平均每年稅務支出約增加2000美元。
現時情況下,每年收入低於40萬美元的單身人士、或年收入低於45萬美元的家庭,稅率都會維持不變,換句話說只有最高收入的1%或以下人士才需多繳納約兩成稅項(見另表),對美國經濟影響相對輕微。
有分析相信,今次措施令美國避免墮崖,只是令經濟出現軟着陸。摩通曾預期,美國墮崖將拖慢美國經濟復蘇,令今年首季經濟增長跌至僅得1%。不過現時經濟增長應只會放緩,未會急劇下滑。
民主黨兌現競選承諾
消息人士指,今次妥協方案仍然是雙方激烈博弈後的產物,亦是美國國會典型的妥協例子:將雙方的喜歡與不喜歡因素都放進內。對共和黨而言,是違背了該黨長期以來堅持不加稅的戒條,但卻成功令小布殊時代的稅務優惠成為了永久法律。
對於民主黨來說,只向富豪加稅無疑是兌現了競選承諾,但很多黨員、包括自由派人士其實不滿足於加稅門檻提高至45萬美元,因奧巴馬最初亦堅持年收入25萬人士已應加稅。
不過,共和黨一直主張向年收入100萬美元以上家庭才加稅,其實雙方已作出了很大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