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人物:HK Style設計師砵仔糕掛上身

爽人物:HK Style設計師砵仔糕掛上身

那邊廂,港產珠寶設計師陳瑞麟打着宏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旗幟,創立品牌Qeelin,設計葫蘆、熊貓及舞獅等中國風首飾,上月獲Gucci母公司看中收購,揚威國際;這邊廂,80後港產設計師葉宣恒(Ronno),節衣縮食打工賺錢支撐創業夢,一年賠掉50萬元積蓄,將心愛零食雞蛋仔、蛋撻、砵仔糕及菠蘿包設計成香港風首飾,就為了告訴世界,真正的香港小食是何模樣。

為令首飾更像真,Ronno花了四個月做資料搜集。王子俊攝

菠蘿包

蛋撻

砵仔糕

還原小食原始形象

Ronno入行10年,贏過不少設計比賽,去年7月再獲國際有色寶石協會舉辦的寶石首飾設計比賽冠軍。他一年前成立「香港猿創」品牌,設計一系列港式小吃首飾,「我最想設計一樣屬於香港嘅嘢,好似雞蛋仔、蛋撻咁,呢啲香港小食每日都有機會接觸到,係香港特色」。
時代變遷,港式風味逐漸消退,「社會發展令好多嘢都改變咗,街邊檔越嚟越少,好多小食搬晒入舖頭,好似家嘅砵仔糕係用保鮮紙、膠袋包住,但我哋細個見到嘅砵仔榚,係啲婆婆喺街邊用個碗裝住,新鮮熱辣咁整出嚟,呢啲情景好難再喺街邊見到,所以我想設計番最原始嘅形象出嚟,勾起香港人嘅童年回憶」。
單單研究賣相,Ronno便花了約四個月做資料搜集,首要講究像真度,「砵仔糕有兩支竹籤篤住,我仲專登整番個可以拆除嘅碗托底、雞蛋仔要入落個袋袋住」。

生意慘淡蝕足一年

Ronno過去一年花了50萬元積蓄,設計及聘請工廠製辦,去年中曾到旺角及尖沙嘴等區尋舖開店,卻被天價租金嚇退,「試過睇中兩間只係500呎左右嘅樓上舖,租金都要去到兩至三萬,我諗咗唔到兩星期,打番畀個地產經紀,一間租出咗,另一間就要求加租15%」。他最終只能將成品放在網上出售。
至三個月前,小吃系列進駐貿發局旗下專售本土品牌的香港設計廊專櫃後,生意稍為好轉,每月營業額一萬元,但離收支平衡還有一大段距離。
雖然蝕足一年,但Ronno未曾想過放棄,「我明白做一個品牌條路係好艱難,往往需要最少五至六年時間等個品牌成熟」。
Ronno批評本土設計師欠平台宣傳,難以出頭,「好似?觀塘區同火炭區都有啲工廠活化計劃,租啲地方做工場或舖頭,但好少人知;喺旅遊發展局都搵唔到有宣傳冊子話畀遊客聽邊度有啲乜嘢睇,但好似澳門,旅遊諮詢處會列明邊啲地方會有啲乜?獨特組織、藝術團體,介紹畀旅客」。
記者:趙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