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去年底政府推出「雙辣招」冀令樓市降溫,物業交投雖跌惟樓價仍升,新任銀行公會主席洪丕正期望,新措施逐步收效下,今年樓價能在平穩中略微回落,「若能下調5%至10%會是一個合適調整」,此舉對長遠樓市及經濟發展亦更為健康。按目前亞洲及本地經濟增長,形勢皆較歐美樂觀,他不排除未來一段時間,資金仍會流入本港。
記者:劉美儀
身兼渣打銀行(香港)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的洪丕正,展望新一年銀行業經營時,認為本地及周邊經濟雖見改善,中美亦有谷底向好迹象,但他不預期今年本港貸款將出現大幅增長,不會像去年出現逾兩成的高雙位數增幅,「若介乎5%至10%是合理水平」,有關預測亦未考慮內地新增貸款變化因素。
料今年按揭錄正增長
他重申,絕不希望按揭市場因整體信貸保持低速增長而激發白熱化競爭,至於按揭業務需求,因用家入市及換樓需求,「會帶動銀行新造按揭貸款保持輕微增長」,相信今年按揭貸款會有正增長。
政府推出雙辣招是否見效,市場人言人殊。洪丕正表示,當局出招後,樓宇交投確有減少,但價格變化仍屬個別情況,要很大交投量支持的價格才算有代表性定價,現階段難評論新措施對樓價效應,加上供應才是影響樓價的關鍵,而樓宇供應不可能在短期內改變。
他期望,新措施可帶動今年樓價調低約5%至10%,令樓市更呈健康,因為「高樓價會引伸社會問題」,樓價略為向下,「對整體經濟及延伸生態會好啲」。
自去年10月中以來,流入本港的資金累計已過千億元,若資金持續流入,他說存款息率再回落亦不足為奇,但全年資金成本是升是跌仍難預測。
去年變化便頗大,上半年銀行高息搶存款,到了10、11月份則掉頭減息,臨近年底,個別銀行又加息吸存,加上今年借貸息率可能微跌,故業界整體淨息差,年內若收窄10至15點子,亦不為過。
金管局正就瑞銀在本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報價的不當行為展開調查,銀公擁有及管理Hibor,會否擔憂Hibor擁有權轉移至監管當局?
未見拆息報價有異動
洪丕正指出,過去幾年港息與美息表現大致同步,不見港息有異常狀態,目前瑞銀只屬個別事件,未見系統性風險問題,要視乎該局調查進度而定。
Hibor定價機制一直與倫敦美元同業拆息(Libor)不同,前者並不反映銀行本身借貸風險,至於Hibor擁有權會否更替,更屬言之過早的揣測。
作為新任銀公主席,他希望可以「重建返」市民客戶對銀行業的信心,而非「爬兩步退步半」的修復工程,他說,銀行乃百業之母,每個市民多少皆已建立與銀行關係,銀行亦擔當企業資金融通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