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污是指利用職權侵吞財產或收受別人賄款的行為,被視為現時中國政府面對最嚴峻的內部問題。2012年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指出,如不打擊貪污問題,將會亡黨亡國
‧2012年國際監察組織「透明國際」指出,中國的清廉指數(CPI)在176個國家或地區的排第80位;有研究發現中國基層政府90%的官員都有參與腐敗活動
‧根據統計,中國已有4,000多名貪腐人員外逃,涉款超過500多億美元;因貪污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每年9,800億至12,500億元人民幣
‧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公佈資料,顯示從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共查處貪污賄賂犯罪67,505人(僅屬查處個案數字)
解決貪污問題的六大方法 1.改革政制杜絕貪污:
要防止貪污的最關鍵步驟是堵塞一切官員貪污的制度漏洞,令官員沒有貪污的機會。中國政府應加強制度改革,在每級政府都設立制衡機構,防止官員權力過大、利用職權貪污。另外需建立健全金融帳戶實名制、洗錢制度及匯款制度,務求對資金外流、公職人員個人及家庭財產的變動情況等作有效監控。建立官員財產申報制度,要求他們合理解釋財富來源,以杜絕貪污受賄問題(香港官員和立法會議員都有利益申報制度)
2.改善官員任命制度:
中央政府對官員的晉升及任用作嚴格監察,以杜絕官僚之間透過互相賄賂換取晉升機會。中國政府應對官員任命設立客觀標準,選拔過程也應增加透明度;另外可在各級政府建立特別委員會,負責協助各級政府領導選用官員,避免任命權過份集中在一人手中,防止出現貪污舞弊情況。
長遠而言,可建立地方民主制度,由人民一人一票選舉地方官員,令人民能真正擁有監察官員的能力,長遠杜絕貪污問題
3.大力打擊貪污:
中國政府可成立類似香港廉政公署(ICAC)的治貪部門,獨立於政府行政,直接向國家主席負責。同時也應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授予司法部門更大權力審訊貪污案件,「既打蒼蠅(低層官員),又打老虎(高層官員)」。中國亦應積極與世界各國簽訂引渡條例,防止貪污官員外逃。透過增加官員貪污成本,減少貪污舞弊的情況出現
4.加強社會監督:
中國政府必須建立有效的舉報渠道,確保投訴人的身份保密,甚至以現金獎賞鼓勵舉報貪污事件。另外必須放寬新聞審查,允許傳媒機構報道官員的貪污新聞;放寬網絡言論空間,允許網民對涉嫌貪污官員的事件進行討論及追查,以輿論監督令不法官員不敢公然貪污舞弊
2012年蘭州市市長袁占亭因佩戴價值20萬元的名錶引起網民熱烈討論,迫使甘肅省紀律檢查委員會對袁進行紀律調查
5.高薪養廉制度:
中國官員工資水平低是導致貪污問題出現的關鍵原因,例如揚州市委書記的年薪不到20萬人民幣。因此中國政府有必要改變現有的官員薪金制度,大幅提升官員薪金至大型企業的管理層水平,滿足官員生活所需,有助減少貪污情況出現。
世界上官員薪酬高的國家和地區,普遍能保持較高的廉潔程度,例如新加坡總理年薪約170萬美元,香港行政長官年薪約400萬港元
6.加強反貪教育:
2005年,中共中央頒佈了一份反腐倡廉的文件,強調要「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黨全社會」、「積極推動廉政文化進社區、家庭、學校、企業和農村」。
事實上中國政府可模仿香港廉政公署1974年起推行的反貪污教育,積極通過學校教育、電視媒體,甚至共產黨黨校向各階層的國民傳達廉潔信息,長期而言由思想上杜絕貪污意識(長期工作並非短期內能看到成效)
結語
中國官員貪污腐敗是世人皆知的事,中國高層領導豈會不明白打擊貪污的重要性?
但是中國官僚體系龐大,貪污癌細胞已滲入骨髓,一刀切的打擊行動會受到各級官員的大力阻擾。因此中國政府實應參考香港1977年處理「警廉風暴」的經驗,考慮採取局部特赦令,對政策生效日之前的貪污案件施以特赦,並集中資源打擊往後的貪污行為。
這樣較易使過往貪污的官員妥協,也能達到集中資源的效果。
部份貪腐個案
文強
職級:重慶市公安局局長
詳情:重慶法院以受賄罪、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及強姦罪,判處文強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沒收個人全部財產。2010年在重慶執行死刑,是中國被執行死刑的最高級公安局
許邁永
職級:杭州市副市長
詳情:利用杭州市副市長的權力,為14個私人企業及個人在取得土地使用權、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承攬工程等事項上謀取利益。收受賄賂人民幣1.45億元。2011被判死刑並在同年7月執行
陳良宇
職級:上海市委書記
詳情:2006年陳良宇因挪用社保基金而被免去上海市委書記職務,2008年因受賄罪、濫用職權罪等罪名判處有期徒刑18年
黃瑤
職級:貴州省政協主席
詳情:利用職權,為私人企業和官員在土地規劃、職務升遷、案件審理等事項上提供幫助,合共收受人民幣954萬元。2010年被判受賄罪名成立,判處死刑
問.通識問題
這世代紛擾,日拗夜拗,特區管治危機、同性婚姻應否合法化、香港人身份認同、港獨問題、加碼生果金爭議、全球氣候反常……令人透不過氣,通識科師生追看新聞更是疲於奔命。很想有人扶一把,協助分析熱門題目?機會在眼前,電郵或whatsapp你想知的通識題目給《爽報》,我們會轉介至本欄三名通識名師,作為他們撰文的參考。試期不遠,不要猶豫了!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016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