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珂的座上客來自大江南北,港人認識的有梁文道、王菲、李亞鵬、劉嘉玲、徐克等,也有普通平民學生。每晚少則三五知己,多則半百人,在當今內地社會自私自利的大環境下,此景罕見。查實,黃不是京城所謂「吃飽飯沒事幹,夜夜笙歌」的大富豪,只是臉大、嘴大、肚子大,「事業有小成」的商人兼文化人。
位於北京三環的望京新城,密密麻麻的鋼筋水泥建築,一棟普通居民樓的606室,只要主人黃珂在家,門總是虛掩着。「那是我1998年買的,才5,500元(人民幣.下同)一平方米。」黃珂1999年搬進來後,次年開始迎接各路食客的生涯。
黃珂最初是個寫詩文人,當過報人,後下海經商,還與人合夥在京城798藝術區創辦的「天下鹽」川菜館。他總說:「來了朋友多雙筷子,沒甚麼特別講究的。」承言,無論是當紅名伶,或是高官貴人,進到黃府脫下衣冠都是人人平等,所以他沒有記下劉嘉玲愛哪道菜,梁文道愛哪本書。
這30年來,內地經歷了商業社會的洗禮,以前的人衡量成功的準則,就是像雷鋒一樣,有品德、修養和才華,現今就只看豐厚財產。但黃珂以堅持自己生活方式為傲,「別人住大房、開油田、開飛機,對我來說樂趣不大,我愛交友」。
多年來,黃府常客還自發成立了「黃友會」,規模現已上萬人,理事會有數百人之多,黃友會不時辦畫展、演話劇,黃也會親身參與。黃珂曾說,它只是一個沒有紀律,沒有規則,沒有任何線上線下的組織形式,完全是一種情感的表達。
流水宴會不會有完結的一日?黃珂說不知道,「如果有一天我真的不想幹,我就跑到雲南香格里拉去」。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