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下立見】
近年市區出現多個地盤面積袖珍的迷你單幢樓,因入場費較低而大賣,惟實用率俱嚴重偏低,在今日實施實用面積計價後,這類單幢樓的呎價會一下子超越甚至拋離大型藍籌屋苑。
市面上個別單幢樓實用率低見七成以下,如以實用面積衡量呎價,即浮現不少「驚典」例子。如北角莊士維港軒的建築面積呎價約10733元,與一街之隔的和富中心呎價10857元相比稍低。但當呎價改為實用面積計算,68%實用率的莊士維港軒呎價便高達15753元,貴過和富中心逾26%。
蕪湖居貴黃埔18%
紅磡主攻300餘方呎細單位的蕪湖居,目前建築面積呎價不足8900元,比黃埔花園便宜,只是項目實用率僅七成,以實用面積計價便高下立見,蕪湖居呎價彈升至12653元,較黃埔花園貴18%。鰂魚涌匯豪峰亦有相同情況出現,實用面積呎價比太古城高出約5%。
中原地產研究部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雖然呎價會是買家比較樓盤是否值得入市的一部份,但買樓始終涉及資金、交通配套、設施及投資回報等因素,實用率低、實用面積呎價高的物業並非全無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