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醫生都不想被投訴。
第一個反應,大概是震驚:「我已盡心盡力,為甚麼還要投訴我?」
出了事故,為人醫者會撫心自問:「是我醫術不精?技術差勁?判斷錯誤?自信過強?太匆忙?粗心大意?態度欠佳?沒有向家屬好好交代風險?還是真的只是『唔好彩』?」賽後檢討,當然能找到很多不足之處。
醫生當然希望每個病人都能順利康復,但天不如人願時,也得收拾好心情,面對家屬的嚴詞責難,醫院管理層反覆的詰問,準備卷軸繁浩的交代文件和出席醫院內部、醫務委員會及法庭的聆訊。
未曾經歷過這些陣仗的師弟師妹,會感到極大壓力,心情很容易落入谷底,對自己的專業失去信心,懷疑自己到底是否能勝任醫生的工作;也會覺得同事們的態度改變了,總是把責任推到他身上;更會擔心事件會不會影響前途、會不會受處分、會不會被醫委會「釘牌」。
在醫學院畢業時,老師對我們千叮萬囑:「記得買好保險!我希望你們永不惹上官非,但醫療糾紛越來越多,打官司可不是開玩笑的!就算醫院已替駐院醫生投保,你們也一定要自己買。萬一出了事,而醫院和你的立場不一樣,也不會孤立無援!」
當年每年的保費只是幾百塊,但2013年外科醫生的保費是十三萬零七十五大元!
防患未然,當然是最好的方法。
我們在飢餓、憤怒、趕時間和疲勞的時候,最易犯錯。(Hungry, Angry, Late, Tired = HALT)
當值時間長、工作繁忙和食無定時是醫生的寫照。在要緊時刻稍停一下,喝杯咖啡,吃件餅乾,喘一口氣,工作會做得更好,事故也會少些。
鍾尚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