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華裔 無根飄萍

沖繩華裔 無根飄萍

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晉三上場,表明誓保釣魚台,令中日關係再蒙陰影。釣魚台上空一旦戰雲密佈,沖繩首當其衝,島上兩萬多華裔後代憂慮將成磨心。他們既是日本人,又是華人,但他們又不願承認,只肯說:「我是沖繩人」,內心充滿矛盾。「古謝安清」,是一個日本名字,但這位年近百歲的老人卻向《蘋果》記者說,「我流着華人的血,一生以華裔為傲」,只要活着,他仍堅持回福建祭祖尋根。
記者 :關震海 馮樂琳

古謝安清(前排中)以身為華裔為傲,但其兒子(左)及女兒(後)都不想尋根;右為其妻。關震海攝

沖繩那霸市久米村,是華裔後人的主要落腳地,當地學者統計,有族譜記載的華人超過兩萬人,98歲的古謝安清是其中一人。「我的祖先在600多年前,即明代年間,擔任繙譯使節到沖繩協助貨品交易,之後在這兒落地生根」。安清不諳中文,日語也說不清,只能用沖繩方言道出家族歷史。

古謝安清(左)剛到巴西時,透過日人介紹找到運蕉司機的工作。受訪者提供圖片

戰爭令安清失去受教育的機會,回沖繩後不懂日文,轉做鬥牛勇士(箭嘴示)。

沖繩梁氏華裔六百年來不斷更新族譜,連福州梁氏族譜的記載也不及它齊全。

後代不想認自己是華人

「回福州最開心,畢竟我們流着同樣的血」。他是福州梁氏十九代傳人,五代同堂,家族共75人,幾乎每年都會派人回福州祭祖及更新族譜,但參與的都是長者。「後代不會再回福州,他們不想認自己是華人,這點令我最痛心。」
他的次子、51歲的安雄,從小聽長輩說華裔故事,但提不起尋根的興趣,他既不認中,也不認日,「我是沖繩人」。安清最怕中日開戰,因他受過二次大戰的苦︰「父親不想我參軍打中國,所以沽清家當逃往巴西,連妻子和未足1歲的兒子也顧不了。」
跟妻兒分隔15年,他獨自在巴西當運蕉司機,跟當地華人無兩句︰「黃皮膚黃臉孔,但我不懂華語。」戰爭結束後他才敢跑回沖繩。他的97歲日本妻子,對他不離不棄,「只要和平,大半生跟他下田也甘願」。釣魚台爭端令中日關係惡化,「這裏就在釣魚台旁,雙方開戰肯定首當其衝。」安清說。
在沖繩負責聯繫子孫到福州掃墓的上江洲和男,說安倍晉三上場,表明增設自衞軍,向中國擺出強硬態度,他慨嘆:「只希望一切是政治的姿態」。他帶記者到祖墳:「別說清明掃墓,我女兒在大連出差兩年,不懂中文,也不認同自己是華裔,只希望他們老來尋根。」他只怕沖繩華裔的身份,隨着時間慢慢消失。

每年清明,梁氏華裔會相約到位於沖繩的祖墓祭祀,但出席的大多是長者。

「西沙」是沖繩守護神,演變自中國石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