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守崗位】
從前黃子桓的身份在其他人眼中,只是黃栢鳴的兒子,現在他多了另一身份,就是《葉問》編劇。他從小就決心要走父親黃栢鳴的舊路,如今亦已踏入水銀燈下的花花世界逾10年。晃眼間父親老了,他亦成熟了,但談到接班問題,他卻仍然認為自己「未ready」。
專注編劇 拒傾生意
已過「耳順之年」的黃栢鳴,縱使口裏說「辛苦嘛!唔想佢入呢行」,但卻仍默默為黃子桓的前路籌謀,他說:「個仔屬馬,佢做編劇又要天馬行空,所以公司改名做天馬!」似乎一切都是為交棒予兒子做好安排。
但黃子桓對於接班一事卻似乎不大熱衷,他語帶抗拒地表示,「遲啲先啦,咁焗住嚟都要嘅,咪一步一步嚟先囉!」同時,他亦深知自己在做生意上根本「未夠班」,「我自己好清楚,就算返到大陸傾乜投資,傾乜生意都好,唔會認我,唔會認天馬,都係認黃栢鳴㗎啦……你同我講部戲拍幾多錢,投資幾多我就同你傾。但係你同我講傾乜股票,傾乜嘢地,傾乜嘢價關我乜事?呢啲由佢哋去負責啦!」
相比起外出傾生意的「前鋒」位置,黃子桓更享受緊守在公司製作部的「尾門」,尤其是繼續在編劇工作方面發展,「現階段想幫公司做多啲projects,試吓開發多啲唔同嘅類型,你知我daddy係得喜劇之嘛!」
作為天馬一分子,他非常着緊公司未來發展。對於工作願景,他說,「希望每年拍到四至五部電影,家每年都係大約兩至三部……可以搵多啲製作團隊,build-up多啲嘢!畀多啲機會新導演、新編劇……公司要有大、中、小電影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