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經濟回暖, A股擺脫弱勢,中保監容許險企增加投資渠道,加上相對亞洲國家,內地的保險普及率仍屬偏低,以去年計算不足2%,低於本港及新加坡。
隨着內地加快城市化、人民財富增加,料能帶動明年對保險產品的需求,而流動資金改善,市況反彈可刺激險企投資收入。內地壽險業經歷轉型期後,逐步放棄追求高保費收入增長模式,並着重提升保單利潤率。現時內險股的股價相對內涵價值比率(P/EV)仍低於1.3倍,較08年平均值2倍,估值尚未回升至合理水平,可趁股價築底期間吸納。國壽(2628)、太保(2601)及平保(2318) ,皆屬可取選擇。
國壽24元可吸納
國壽為內地壽險業龍頭,在保費連跌五季後,今年第三季錄得按年升幅13%,集團已為資產減值作大額撥備,年內亦多次融資力谷資本,應對其償付能力具正面幫助,配合基數效應較低,明年盈利恢復速度料較同業為高。過往國壽過於着重銷售分紅險,造成「一險獨大」,但今年致力推動業務結構轉型,加強銷售利潤率較高的保障型及長年期保單,使上半年內涵價值增加及退保率下降,保單質量改善。建議於24元以下吸納,目標價26.50元,跌穿22.50元止蝕。
太保股價逐步擺脫凱雷減持的陰影,集團過去兩個月保費收入重拾增長,但估值仍呈折讓,主要業務壽險及財產保險,首11個月保費分別按年增0.2%及12.9%,因銀行保險銷售渠道持續下跌,壽險保費僅微升;惟受惠電話銷售增長加速,財險表現理想。太保管理層預期明年個人保險新單將增長10%,加上資本狀況充裕,具注資憧憬,明年預測市盈率有望回降至19倍水平,可於27.50元以下策略性吸納,目標價31元,止蝕25.50元。
至於平保為綜合金融集團,以保險為核心,同時涵蓋銀行和投資服務,輔以銀保銷售渠道發揮協同效應,有助減低單一業務風險。集團首11個月保費收入2141.3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3%,新單內含值過去數年平穩。建議低於61元吸納,中線上望70元,跌穿58.75元離場。
黃敏碩(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康宏証券及資產管理董事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