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古董與真寶貝 - 心台

假古董與真寶貝 - 心台

志蓮淨苑是一座位於九龍鑽石山、落成僅十四年的佛教寺院。在發展局協助下,國家文物局接納了志蓮淨苑的申請,於十一月十七日正式將這座嶄新的寺院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並且呈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得知這消息之後,筆者實在感到歡欣鼓舞:如果十四年歷史的建築也獲得特區及中央政府認可為文物,那麼筆者目前所居的屋苑也有二十幾年樓齡,恐怕更有資格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了吧?
翻查記錄,原來除了志蓮淨苑之外,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還有青銅時代遺址、遼代木搆建築、明清城牆等等。與這些名副其實的文化遺產相比,從一個常人的眼光看來,志蓮淨苑未免顯得格格不入。但媒體近日發現了這宗奇聞的微妙之處:原來負責志蓮淨苑修復計劃的內地專家張之平,碰巧就是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司巡視員郭旃的妻子。
假公濟私、弄虛作假,在某些國家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絕對不符合香港過去所秉持的價值原則。然而時移世易、上行下效,如今的香港對於雞鳴狗盜之事已經見怪不怪了。首長、局長、首席顧問、行會成員日復一日地拉低民眾接受的底線,人人自然都可以隨心所欲不逾矩、無可無不可了。在這場志蓮淨苑鬧劇中,院方以及發展局都不覺得有任何不妥之處,把僅有十四年歷史的建築抬舉為文物。這非但沒有提高香港的國際形象,反而丟了香港的臉。他日聯合國開會審議新一批世界文化遺產,當各國專家看到香港志蓮淨苑一項的時候,會場想必會爆發陣陣笑聲吧?
發展局一方面把假古董當做真寶貝,另一方面卻把真寶貝當做廢物。例如舊政府總部西座,發展局兩年多時間都堅持拆卸重建為商廈,最後在多方反對之下才改變初衷。而發展局過去進行的活化保育項目,包括尖沙嘴舊水警基地、灣仔和昌大押,無不淪為豪華酒店或餐廳,民眾可望而不可即。一個個真古董湮滅了,當政者毫不可惜;一個個假古董出現了,當政者卻愛不釋手,我們的城市不知不覺中已經變得如此顛三倒四。《紅樓夢》中說的「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大概就是這樣的道理。

心台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