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字部:大圍招牌菜地圖

食字部:大圍招牌菜地圖

大圍美食,始於楓林小館,伴隨着沙田新市鎮計劃,青龍水上樂園、單車公園逐漸消失,換來的是八十年代大批傳統食店進駐,漢年雞飯、金城肉餅、百寶雞等等,多了區外夜鬼,然後夜茶亮起了大圍的晚上,還造就今天雞煲熱潮的成功。加以名城效應,今年還擠進不少另類食店,你說,是得還是失?

記者:陳芷慧

攝影:劉永發、陳永威、楊錦文、伍慶泉、陳芷慧

現時大圍人口稠密。

每晚行人路上盡是茶客。

消失了的大圍歡樂城和單車公園。

從前還是西洋菜田

雖然大圍美食,始於楓林。不過,楓林1977年才搬至大圍。真正看守大圍,還有另一人,他就是大圍人都熟識的鄺伯,從四十年前大圍還是爛地,他開了一間東江菜館,到了現在的百利粥麪家,他見證着大圍的興旺。「從前我們在大圍走的,不是馬路,是田路,這裏遠至火車站後方都是西洋菜田,所以早期在大圍建屋,樓不能高起。」大圍是怎樣的地方?「福地也。大圍每十年舉辦一次太平清醮,我經歷了五屆。你知道嗎?這裏原本全是爛地,以前在這裏還有人種花賣花,半夜會有一架貨車接送到旺角花墟,以前大圍就是如此交通不便。」提起大圍的發展,鄺伯嘩哈哈大笑了幾聲,說道:「從前沙田只有三萬人,現在竟然有三百多萬人。」

鄺伯與太太

綿滑魚鯇粥

從我有記憶開始,大圍就是青龍水上樂園和單車公園。鄺伯話:「還有很多。七十年代尾楓林從沙田舊墟遷入大圍,吸引很多明星到來。然後八十年代初,政府發展沙田新市鎮計劃,公屋落成,八十年代我見證住美林邨到美松苑的建立。學校、工廠開始林立,很多茶餐廳開始進駐大圍,現在才成行成市。」鄺伯說。提起鄺伯的美食,不能不試他馳名的魚鯇粥。全用新鮮的大魚頭,即劏即煮,粥全用上等真絲米加水煲成綿粥。「曾經有一位食客投訴我加麵粉,話冇可能綿到見唔到米,我打開樓梯底的貨倉俾你睇,全都是一包包米。」鄺伯越說越氣憤,可見他出品的確用心之作。

魚鯇粥 $32

豬手撈 $34
麵條爽滑彈牙,豬手軟腍入味。

百利粥麪家

(2602 7718)大圍積德里19號地下

大圍美食始於楓林

楓林,由紅極一時至隱隱退後,最後只餘下大圍一間,默默看守着大圍。守着半世紀基業的彭鑒汀憶述:「原來我們在沙田舊墟正街第三街,即是現時新城市廣場的位置開小食店,以家鄉陸楓豐林之名命名。當時新界租金比市區便宜,五〇年向政府申請一個舖位,賣吓零食、炒些麵飯。後來1977年沙田舊墟重建才遷往大圍。」那時沙田是郊遊好去處,看中商機轉型為餐館,推出小菜如豆豉雞,令店子在兩三年內站穩住腳。彭鑒汀話,多得有作者在報章上寫了一句:「沙田有間新餐廳的侍應,個個都是大學生。」大學生如此吃香,加上1953年安裝冷氣,很多明星都慕名而來,名氣可謂盛極一時。雖然楓林菜式絕不走大眾化路線,但卻有一道讓人盡失儀態的馳名紅燒乳鴿,堅持非頂鴿不用,隻隻重十二至十三両,貪其肉嫩骨酥。

紅燒乳鴿 $90/隻

楓林小館

(2692 1175)大圍村南道45-47號

夜茶打開大圍夜市

每晚九時後,大圍彷彿跳進另一個時空,路旁開滿大圓桌,侍應們捧着一籠籠點心,街上笑聲此起彼落,這是大圍的夜茶文化,亦帶旺了這裏的夜市。客香村是一九八八年開店,原址是裕富小廚的位置,「當時大圍只有酒家,卻沒有點心專門店,加上很多九龍客都會專程到大圍吃飯,我們於是便開通宵夜茶這個商機,及後便有其他食店開設夜茶。」老闆廖小姐說。以往夜茶的常客都是的士司機,現在多了年輕人,有些大學生半夜來喝夜茶或吃小菜,甚至馬鞍山食客也會來這裏湊熱鬧。

鮮蝦腐皮卷$18(a)
客香邨的點心,首推鮮蝦腐皮卷,腐皮香脆,蝦肉夠多。

粟米石斑瑰$72(a)
我最愛這個粟米石斑塊,自製炸漿,特別薄脆,內裏是深海青衣魚肉,特別鮮味,粟米汁另上不會使其變腍。

雞煲熱潮發源地

沒有夜茶帶旺大圍夜市,就不能成就今天的雞煲熱潮。有名的來來重慶雞煲,就在這裏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問及老闆陳生如何想到引進雞煲,故事惹人發笑。「當年北上吃過雞煲讓我回味。當時香港不嗜辣,但我想到越來越多港人北上娶妻,大部份都是四川和湖南人,我相信必帶起辣潮,於是便到深圳學習雞煲做法。」陳生笑說。雞先用六種香料醃一小時左右,燒紅煲放花椒油、蒜、藥材、四川香料等材料爆香後,加入雞略焗,讓雞皮散出油香,大約煮十二分鐘,最後上菜前再加醃醬、花雕酒、芫荽,端上桌時打開煲蓋,即散出誘人香氣。

炭燒煲仔飯完美食法

夜市還有一位風雲女將,她就是雁姐。整條積輝街,數間店捱不住都是由她接手。甫進雁姐美食,先被那陣炭香所迷暈,這裏的煲仔飯全用炭香燒出來。「炭爐加上瓦煲才能燒至起飯焦,只要一出煙,就會聞到飯香,我們所用的絕對是泰國靚米,貪其黏性強而甘甜。」大廚說。這裏所用的是自家加入芫荽調校的豉油,一打開煲蓋,刮起飯焦,下豉油加蓋略焗,讓豉油散香,乃是完美食法。

雞煲$180/全隻雞(b)
大圍有三間食店吃雞煲,而來來重慶雞煲是最有四川風味的一類,辣勁十足。

臘味煲仔飯$58(c)
(連一碟油菜及飲品)

a. 客香邨酒家(2602 7173)

大圍積存街36號地下(晚上十時至通宵)

b. 來來重慶雞煲火鍋菜館

大圍海福花園商場地下15號(至凌晨12時)

c. 方記雁姐美食

大圍積輝街11-13號安康樓C舖地下(至凌晨12時)

名 氣 美 食

越南豬扒飯加蛋夠香滑

林園,開業三十年。「我們都是越南華僑,開店時主打學生生意,所以起初只是賣小食,後來有學生問有冇飯食,才賣碟頭飯。」最好吃的是越式豬扒飯,一定要加蛋,蛋黃流竄到飯粒裏,加上多葱,更是一絕。大家姐話:「豬扒飯好吃,更在於用上等豉油,加以香茅等香料調校出來的醬汁,反覆醃製才夠鮮夠濃。」她更說,千萬不要小看學生哥的力量,她們日賣四桶豬扒呢!

越式豬扒飯 $25

林園甜品小食粉麵

大圍積福街60號祥興樓地下

正宗客家八寶鴨

1988年,老闆劉生知道大圍居住了很多客家人,到大圍開設正宗客家菜。但是,八十年代大圍人口少,守業竟然要十年,終於憑八寶鴨打響名堂。劉生當年堅守傳統風味沒有徒然。一天賣六十隻八寶鴨,堅持每早將鴨去骨,鴨內釀入已炒過的瑤柱、蝦米、冬菇、栗子、糯米等材料,先蒸後炸,糯米飯吸滿鴨油香,還滲着材料精華。

八寶鴨$198/隻
(需預訂)

港興大飯店(2691 6726)

大圍積福街60號祥興樓地下

工藝肉餅當漢堡

去年新聞報道領匯加租導致金城茶餐廳結業,讓大圍人嚇破膽。幸好,結業的不是大圍吃肉餅漢堡包的金城。這裏的招牌菜是肉餅漢堡包,咬下吃到爽脆的馬蹄粒,還有魷魚香,肉滑更咇出肉汁。好吃全因採用的巴西豬更肥潤更鬆化,而且一定要三分肥七分瘦的豬肉比例。做法更複雜,粗鹽擦洗過夜後初次調味,再雪過夜後加入馬蹄和魷魚,又雪過夜之後,才加入蛋白和魚露調味,使其滑溜更鹹香,撈勻後又雪一晚,最後加入麻油撻至起膠。

肉餅漢堡包 $25
(限量供應)咖啡 $14

金城茶餐廳(2602 6351)

大圍積福街100號

鹽焗雞飯必炒底

進到漢年要看餐牌的,就知道不是常客。「雞飯,要一碟,炒底唔該!」這句柯打經常會聽到。雞肉滑溜,鹽味都滲進雞肉裏,而非只是停留表面的勁鹹味。還要炒底,不乾不濕不油,重點是雞蛋落得足。胃口小的可點一碗,但我必點一碟,一粒米也吃光。

鹽焗雞飯炒底 $46

漢年茶餐廳(2605 9355)

大圍積福街100號

鮮甜生牛肉

越南華僑開店,經常推介熟客這道越式生牛肉,採用新西蘭生牛肉,全瘦鮮甜腍滑,加上青檸、洋葱造成的醬汁,帶出甜味。

越式生牛肉 $118

越潮越南餐廳(2602 3198)

大圍積富街31號益富閣地下2號舖

彭定康捧場百寶雞

三言兩語難以解釋何為百寶雞,像滷水,不是滷水。梁師傅凡事以健康為前提,堅持買新鮮雞。雞頸位開洞,流入濃湯更入味,以海味藥材和香料等幾十種材料製成濃湯浸熟雞隻。師傅棄花椒八角,以免上火。重點還有去尖骨,將皮與油膏完全分離,入口依然鮮味甘香,連彭督都捧場,更有人曾言願出六百萬買下濃湯秘方,師傅婉拒。

百寶雞 $220/隻

百寶雞(2601 1111)

大圍積信街41號

新 店

有心甜品店

甜豆在大圍是少見有心思的甜品店。推介桂花燴梨配雪葩,先用白酒浸啤梨兩日至入味,煮好後再加白酒,使酒味更濃,沒想過白酒與桂花味道同樣搭調,與紅桑莓雪葩又對味。

桂花燴梨配雪葩 $42

甜豆甜品專門店(9135 2789)

大圍大圍村一街36號地下B1號舖

咖啡精品店

台式咖啡店,裝修簡潔,還有售賣特色精品。這裏的菜式精緻份量小,所以人客們吃完必吃甜品。推介窩夫綠茶雪糕,香滑的綠茶雪糕配上紅豆醬,在用料足,配上軟綿綿的窩夫,很美。

窩夫綠茶雪糕 $39

屋子咖啡(2677 3218)

大圍積信街31至35號安信樓地下

講究正宗博多拉麪

餐廳標榜用料正宗,連葱也是由九州進口。湯底非常講究,加入豬筒骨、背骨、頭骨,分次序落,才能使湯集合鮮、濃、甜。這裏拉麪是九州博多風格,幼身少梘水,口感滑溜。吃完後還可以加雞湯喝過碗底朝天。

竹炭黑蒜油拉麵 $72

博多拉麪龍亭(2616 0015)

大圍大圍村第九街10A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