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倪清江報道】親共學者薛鳳旋被裁定學術行為不當後,遭浸會大學免去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職位,仍繼續支薪。薛同時任地理系講座教授,但並無教學工作,近日突遭校方「搣柴」,褫奪有關職銜,校方指地理系所屬的社會科學院將再分配工作予他。
浸大地理系教員名錄已除名
薛鳳旋為內地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編的《香港藍皮書——香港發展報告(2012)》,內文誣衊中文大學通識課程「由美國一個基金贊助及協助撰寫教材,其教學方向實際上已由該基金主導」,浸大調查後確定這些陳述毫無理據,並狠批薛涉及多項學術行為不當。
浸大接受調查小組建議,即時免去薛鳳旋所長職位;薛的合約明年8月屆滿,浸大表明不會與他續約,並決定啟動檢討委員會,考慮對他採取紀律行動,以便提早與他解約。
薛目前仍支取逾10萬元月薪,他與調查小組成員之一的李思名教授,同時兼任地理系講座教授,薛毋須教學。本報昨發現地理系網上教員名錄,已無薛鳳旋名字;研究所網頁也關閉維修,無法進入。浸大發言人表示,薛在地理系並無工作,社科院院長貝力行將與薛商討工作安排。薛本月14日發聲明反駁調查報告,斥是「文字獄」,稱擬採法律行動推翻裁決。浸大昨表示未收到薛的資料。浸大教職員工會發言人杜耀明表示,薛的地理系職銜屬無薪,由於校方已接納薛鳳旋學術不當的報告,若容許薛保留職銜,對其他學者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