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不如懷念 - 高慧然

相見不如懷念 - 高慧然

上個月特意花了兩日一夜時間去澳門,尋訪旅遊書及網絡上口碑載道的平民美食。這兩年我去澳門的次數不算少,但來去匆匆,那些街坊美食散落在橫街窄巷,尋找起來花時間,也花腳骨力,所以,久未幫襯了。
那些食物,兩三年前吃過,水準確實不錯,比如金馬輪的酥皮蛋撻和豬扒包,前者外皮酥鬆,蛋漿腴滑,如嬰兒吹彈欲破的肌膚;豬扒包更是一絕,麵包皮脆心軟,洋葱汁豐沛,滲入豬扒,為豬扒帶來天然甜度。可惜這次去,蛋撻和豬扒包一上枱,看那面目全非的樣子,就知今非昔比了。果然,兩三年時間,蛋撻由嬰兒變成了老嫗,蛋漿老硬,食之黯然。至於豬扒包,包皮軟而韌,豬扒更有些許腥味。令我失望的還有祥記、黃枝記、添福、咖喱榮……有些食物質素變化不大,惜被溫度毀了。而溫度,呈現的其實是店家對顧客的誠意、對自己產品質素和形象的堅持。簡言之,有沒有心。一碗麵,若麵湯溫度如溫吞水,實在不必再幫襯了。
澳門食肆,多年來一直兢兢業業做街坊生意,口碑是用許多年時間一點一點經營起來的。這幾年大約遊客太多,小店應付得吃力,漸變浮躁,而遊客是過門即走的,不必爭取回頭率,誠意亦漸漸欠奉。這或許是街坊美食味道下降的原因。真是相見不如懷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