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壓式推銷≠龐氏騙局

層壓式推銷≠龐氏騙局

【收入來源】
對沖基金經理阿克曼指康寶萊以層壓式推銷營運,更形容「層壓式推銷就是現代版的龐氏騙局」,但究竟層壓式推銷與龐氏騙局是否劃上等號?

壓低招聘獲利比例

層壓式推銷與龐氏騙局均吹噓高速回報,但實際上是依靠新加入成員的會費或投資作收入來源。阿克曼引用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高級經濟師Peter J. Vander Nat對層壓式推銷的說法,指若在一個機構內,參加者主要透過招聘獲利,而非向顧客銷售產品或服務,便被視為層壓式推銷。所謂招聘獲利,即透過向會員收取專利會費、批發佣金及行政費而攫取。
阿克曼批評康寶萊的會計手法有問題,隱瞞內部需求、實際價格調整及批發佣金,令零售盈利增加,令賬面上招聘獲利的比例低於零售利潤的比例。
其實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層壓式推銷有較具體的規定,就是透過招聘獲利須佔整體業務盈利低於50%,若超過50%才屬層壓性推銷。一般而言,層壓式推銷會要求直銷商繳交會費及買入產品後,直銷商透過推銷產品及招聘人手才賺錢;相反,龐氏騙局要求投資者投資某種產品,然後聲稱為投資者管理財富,投資者便可「坐享其成」。
一般傳銷雖然令人抗拒,但其實也有正當營運。雖然同樣要求會員繳費,不過金額通常較少,盈利主要來自銷售產品,而非來自俗稱「拉人頭」的招攬新人入會的會費。